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司法厅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6940167/2019-00007 分类:
发布机构: 广东省司法厅 成文日期: 2019-02-25
名称: 广东一系列高科技应用更好满足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02-2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东一系列高科技应用更好满足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发布日期:2019-02-27  浏览次数:-

“法宝宝”智能机器人、自助法律服务一体机、“粤TV+公共法律服务”……广东一系列高科技应用更好满足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会说话的“法宝宝”智能机器人外型可爱、功能强大;自助法律服务一体机实现了大量公共法律服务一机办理;“粤TV+公共法律服务”已覆盖全省3000万家庭用户,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全面周到的法律服务……

2月22日上午,参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会议的与会代表们考察了广东法律服务网运营中心、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南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观摩了现代科技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楼,代表们看到的是“没有一个工作人员的服务大厅”——全时空24小时智能无人自助服务区。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一楼和二楼共有7个智能摄像头,线上预约办事的群众进入大厅后这些摄像头会自动捕捉办事群众的人脸并立即传输到后台进行比对,验证后将排队信息发送到办事群众的手机上,到二楼就能排队办理业务,不需要手动取号,实现智能无感排队。

办事群众来到大厅,有法律问题想要咨询,“法宝宝”智能机器人已经等候在一旁。

“‘法宝宝’可以提供咨询服务,当它感应到有人在面前时会主动打招呼,群众可以选择智能或者人工咨询,咨询完结果可以直接打印出来,小票上带的二维码扫描后是广州市司法局的微信公众号,群众还可以通过扫码把线上“法宝宝”带回家。”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注意到,代表们都对“法宝宝”十分感兴趣,工作人员刚介绍完,就有代表过去向“法宝宝”咨询法律问题,并为“法宝宝”专业的回答竖起了大拇指。

此外,如果群众想办理公共法律服务的相关业务,大厅里还有自助法律服务一体机可以提供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自助法律服务一体机目前有11个功能模块,办事群众可以自助进行公证、调解、法律援助等业务的查询办理。

工作人员点击屏幕选择办理其中的公证业务,一边介绍一边进行演示。她说,“如今我们的‘智慧公证’已经做到27项简单证照类公证零跑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公证到家”。

听到这里,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笑着提醒说,“办理公证‘零跑腿’确实给群众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我们一定要给群众讲清楚,究竟都有哪些公证业务可以‘零跑腿’,并不是所有的公证业务都可以这样,一定不要让群众产生误解。”

在广东法律服务网运营中心,代表们观摩了“粤TV+公共法律服务”。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粤TV+公共法律服务”是广东学习内蒙古的先进经验,与省内4家有限电视网络公司合作建设的项目。“粤TV·广东法律服务网专区”可以将通俗易懂的法治节目送到群众身边,将正式规范的法规条文、司法案例送到群众眼前。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留言咨询、在线咨询解答法律问题,指尖一动就可查询司法机构及人员信息,在家里就可以选择办理各项司法行政业务,真正实现通过“一部电视一个遥控器”即可获取快捷专业的公共法律服务。

“内蒙古开发‘4k智能机顶盒公共法律服务终端’是针对当地地广人稀、法律服务半径大、法律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广东作为发达地区虽然情况不同,但通过电视终端科技和公共法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同样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们也要多学习借鉴,做好我们自己的相关工作。”一位代表感慨地说。

在广东法律服务网运营中心的视频话务区,代表们还观摩了中心与广州公安所属的6家派出所试点开展的“远程视频+人民调解”工作。刘振宇在现场同石牌派出所值班民警进行了视频连线,详细了解了这一工作模式的相关情况。

“接到纠纷类警情,我们会初步判断警情性质,如果涉及到婚姻家庭等纠纷,且需要律师来协助提供法律咨询,我们就会通过中心专线联系工作人员安排律师,然后再通知群众来调解室进行法律咨询和纠纷引导化解,通过律师的有效参与,为我们的警务工作减轻了较大压力。”值班民警说。

刘振宇对此十分满意,他希望当地能够尽快总结试点成功经验,将这一模式进行有效推广,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为社会安全稳定作出更多贡献。

调研活动直到中午12点才结束,很多代表都还有些意犹未尽。大家都认为,这次调研收获颇丰,尤其是亲眼目睹了大量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为各自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向前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参考。

大家纷纷表示,回去之后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借鉴广东的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争取为群众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

来源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