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法治工作 > 广东普法 > 法治乡村

用红色法治文化推动基层社会依法治理

时间 : 2024-01-22 17:25:54 来源 : 本网
【字体 :

  走进肇庆广宁县江美村,南方+记者看到,该村景色秀美,青山绿水环绕,还随处能见到外地来的游客。“红色旅游文化是我们村最大的特色,因此吸引了很多游客。我们还用红色法治文化,不断推动基层社会依法治理走深走实。”江美村相关负责人指着美轮美奂的“初心堂”建筑告诉南方+记者,“初心堂,是我们打造集红色法治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主题于一体的重要法治文化阵地之一。”

  据介绍,肇庆市广宁县南街街道江美村具有光辉的革命历史,它位于广东著名革命老区肇庆市广宁县,是中组部认定的首批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单位和首批“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江美村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切入点,大胆尝试“红色文化+社会治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实践路径

  大力优化基层依法治理组织根基

  江美村通过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为依法治理“铸魂”。广宁县拥有周其鉴故居、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彭湃旧居等丰富红色资源,大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江美坪秋收暴动和岑坑战斗就发生在南街街道江美村。早在1924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著名领袖和农民武装斗争的优秀领导人周其鉴主持制定的《广宁农会章程》,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条件下较早由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重要文献,时至今日,江美村村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约内容、规约监督条款无不体现了《广宁农会章程》里“谋农民生活之改造”“谋农村自治之实现”“谋农民业务之发展”等内容,是章程的精细化和具体化,为实现江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治理依据。

  江美村充分挖掘村内红色法治文化内涵,通过打造红色阵地,为依法治理“壮骨”。该村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了别具特色的西江农民运动史迹陈列、初心堂、红色党建广场、红色大道、中共广宁县委旧址、江美乡农民协会史迹陈列等一批红色教育阵地。创新推出“参观一次红色、爱国、廉政教育基地,观看一部红色短片,唱一首红歌,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走一遍红色之旅”的“五个一”特色教育流程,开展红色教育培训。近年来,共有25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70多个内地旅游团和多个港澳同胞旅游团约9万人到江美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之旅参观学习。

  江美村不断强化红色教育,为依法治理“强身”。通过梳理总结大革命时期的红色故事、广宁农运史,收集大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江美坪秋收暴动和岑坑战斗的历史事件,整理560多名农会会员、四个革命战争时期182户革命堡垒户、45名青年游击队员、8名烈士以及中共广宁支部早期党员的英勇事迹,提炼出“敢为人先、敢于斗争、甘于奉献”的红色江美精神,江美村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按章理事,落实“四议两公开”,对完善村规民约制度条例、乡村振兴积分制度项目,建设村级议事厅、官厅农耕桥等事项进行民主决策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实现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

  以赓续红色血脉为精神引领

  不断发挥红色法治文化育人作用

  江美村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参与依法治理,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共同参与美丽宜居村庄的规划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革命后代、老党员陈诗华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政治觉悟,带头开展“三清三拆”,带动村民让地3000多平方米用于建设农民协会旧址、农运先锋、初心亭等景点。老干部陈家业将自家8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贡献出来,建设绿化园。一名名党员、一个个革命后代努力发扬革命先辈“甘于奉献”的精神,共同守护江美的红色江山和绿水青山。近年来,共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土厕200多间约5000平方米,清理堆积垃圾、杂物约152吨,清理溪河沟渠10.8公里,完成了村道硬底化、厕所革命、污水治理、集中供水、危房改造、河道两岸风貌治理和景观打造等项目建设。

  江美村强化村民自治强基作用,在肇庆市内创新设立“积分制”,研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信息平台,通过实施基层治理“积分制”并设置积分兑换日,将全村每户家庭作为“积分制”评比对象,对践行文明新风的行为给予相应加分,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严厉扣分,积分作为村民评选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荣誉的重要依据,使村干部、村监督委、村理事会、普通党员、村民群众都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以文明“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也为全县的乡村治理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江美样本。

  以弘扬红色精神为活力源泉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据介绍,近年来,江美村以德治教化促进依法治理成效。该村积极培育红色组织,邀请老党员、革命后代先进典型等,参与解决教育党员、服务群众、调处矛盾、传承历史等各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组建红色文艺队、舞蹈队,自编自导红色“三句半”节目宣传红色革命故事。举办村级文艺晚会、文化交流会、红色宣讲会等传播红色文化,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夯实道德根基,引导广大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法律、知荣辱,形成“爱国爱党爱家乡,守法守纪守公德”的红色江美文化氛围,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凝聚精神力量。

  目前,江美村以法律队伍促进法治氛围形成。该村深入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驻村法律顾问每月不少于1次到村服务,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法治讲座,积极回应群众的法律难点、热点问题,把普法活动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培育“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基层法治队伍,充分发挥司法干部、驻村法律顾问、砚都春雨志愿服务队作为法律法规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作用,及时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推动江美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法治建设有力地护航经济建设。在护住红色江山和绿水青山的基础上,江美村以“红色+绿色”模式发展生态产业,成功引进预计年产值达6.9亿元的广东新领航公司,发展亚洲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同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引进花卉小镇、兰花种植基地、泥鳅养殖基地、扶贫厂房等一批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从2017年的1万多元增长到2023年的73万元,“红色+绿色”模式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动能,率先为周边村乃至全县乡村带动红色经济,打造红绿同富的新业态。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上,将江美红色村纳入“十大乡村振兴特色示范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坚定不移走红绿同富之路。红色江美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不断地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