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法治工作 > 广东普法 > 法治乡村

一套解纷技战法,保持三个“零发生”!

时间 : 2025-01-24 16:06:13 来源 : 广州政法、平安从化
【字体 :

  近年来,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在队伍建设、调处方法、源头治理上下功夫,探索出一套“枫桥式”化解山林纠纷的技战法,成功调处山林纠纷140多宗,服务群众890余人,山林纠纷非访案件、群体性事件、涉稳舆情保持零发生。

  紧抓全域排查

  确保矛盾“发现在早”

  成立一套机构精心指导业务。以综治中心为平台,组建平安法治办、林业、规划资源、农业、司法所、法庭等部门参与的山林纠纷调解工作小组,落实综治中心接访和巡查制度,实现纠纷排查扫描“全天候不间断、全区域不遗漏”。

  建强一个阵地精准收集信息。定期组织村居法官、乡村检察官、驻村律师和“法律明白人”等专业力量下沉到村(居)开展接访,吸纳“五老”人员、妇女志愿者作为村级调解组织后备力量,把群众反映诉求渠道打通到家门口,排查收集山林纠纷21宗。

  image.png

  用好一张网格精细排查风险。建立“镇综治中心+村(居)+综合网格+网格党小组”四级网格排查机制,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综合网格员、驻村民警、村民小组长全面参与排查;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加强矛盾纠纷登记、流转、处置等闭环管理,排查化解涉山林纠纷56宗,实现“小网格”助力基层“大治理”。

  实抓“三个坚持”

  确保问题“化解在小”

  坚持现场勘查,把调解工作做在一线。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广州国土基础信息平台,利用林业无人机巡飞等智能手段,深入纠纷现场查看争议边界实际状况,全面考证山林土地权属历史情况和现时状态,综合研判后提出解决方案、确定权属,力争合法合规、有理有据。2024年,全镇共出动792人次,行驶里程超2万余公里,服务群众600多人次,开展调解287次,挽回经济损失160万元。

  坚持部门联动,把调处合力聚在一处。依托综治中心与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建立的对接机制,发挥三人调解小组、综治微法庭作用,加强对疑难纠纷和涉及继承、迁移、赠予等重大问题分析研判,为矛盾纠纷“开良方、出良策”。2024年,共联合调处化解山林纠纷30宗。

  2023年,良口镇少沙村梁某五兄弟与同村梁某某因为2018年时自留山被征收,双方自留山相邻且没有明显地物标作为分界线而发生山林权属争议。接到案件后,良口镇立即开展调解工作。通过仔细查阅材料,走访当地居民了解相关情况,鉴于该案时间跨度比较长,案情较为复杂,由综治中心牵头司法、法院等部门组建调解小组联合进行调处。调解小组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在一起,由山林纠纷调解员为双方释法明理,加以情理疏导。最终争议双方达成和解,同意双方各半的方案并签订纠纷调解协议书。

  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建立案件回访机制,做到“一般矛盾一次回访、复杂矛盾两次回访、重点矛盾多次回访”;对未调处化解的案件,纳入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一本账”,常态化开展走访关怀并做好跟踪处置。2024年,开展山林纠纷调解回访30次,结案回访率100%,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严抓惩防结合

  确保隐患“控在源头”

  深化诉源治理。打通司法、法院、林业、住建等部门信息壁垒,全面打捞山林纠纷“弱信号”,形成辖内山林纠纷“一本账”,并充分发挥“综治微法庭”等多元解纷机制作用,将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2024年,共排查处置山林纠纷预警6件次。

  image.png

  强化普法教育。统筹制定法律培训计划,定期邀请法律顾问为全镇33个村提供法律咨询;组建村居法官、乡村检察官等队伍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村(居)活动,引导村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247人次。加大惩治力度,发挥乡村检察官作用,加大对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2024年批捕各类破坏山林等环境资源犯罪案4件4人,起诉案4件7人,督促恢复被污染或破坏林地5.466亩,均已补种复绿,真正做到以案说法,为保护从化“绿水青山”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