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社区调解员,要学会换位思考,以热情服务拉近距离,通过分析研判、说服疏导等方法,化解争议解民忧,避免矛盾升级激化,促成当事人相互谅解、自愿平等地达成调解协议。”南城街道新城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袁佩朝参与近期全市村(社区)调解主任大轮训后,坦言收获良多。
日前,东莞举行全市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大轮训,全市591名村(社区)调委会主任分12期参加培训,实现村(社区)调委会主任培训全覆盖。东莞市司法局通过此举,提高基层调解工作能力水平,推动基层调解员利用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纠纷解决和基层社会治理功能。
当前,东莞部署开展为期10个月的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实现村(社区)调委会主任培训全覆盖正是重要的一环。东莞市司法局探索完善多元纠纷解决工作新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
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近年来,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东莞市司法局将如何发挥社会调解组织的力量放到整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中谋划,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全市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大轮训由东莞市司法局主办、市调解协会承办。大轮训将提高调解工作的制度执行力,完善制度保障,完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的建设。同时,强化调解员使命担当,进一步履职尽责,通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做好矛盾纠纷排查、预防、预警、调处等调解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袁佩朝是南城街道新城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亦是新城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他参与了全市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大轮训。他说:“对这次培训深有感触,更加了解人民调解历史沿革、职责任务、规章制度、调处流程等。比如说,通过培训学习到自查调解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谨慎,尽能力调解,基层不能调解的一定要向上级部门反映。在调解过程中,要做好文案、文档,做到有理有据。还要有稳定的心态,才能正常发挥调解水平,不会盲目地让调解存有偏差。”
袁佩朝从2004年起参与基层调解工作,是一名老调解员,对调解工作已有一份情结。他见证了东莞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与众多调解员一样默默耕耘服务广大群众。
在袁佩朝看来,调解工作是基层工作的一种,关注民生,维护群众的利益。调解工作也是基层调解员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人民调解中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保障辖区群众合法权益。
李根稳是桥头镇桥头社区党工委副书记,亦是桥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他也参与此次大轮训。李根稳说:“以前调解方法单一,这次经过培训后,发现调解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思路和方法,现在的视野开阔多了,懂得更多调解的方法和技巧。”
李根稳表示,社区的纠纷主要是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劳资纠纷等,面对这些特殊的群体,作为一名调解主任,需要让参与调解的双方当事人觉得公平公正,对调解工作才会更加信任。“我遇到当事双方发生矛盾时,都会有较大的脾气,这时候可以先放一放,让当事人缓和情绪后再调解,使得调解有所缓冲,这样利于调解的有效推进。”李根稳说。
《人民调解政策专题》《基层矛盾纠纷的成因、特点及化解》《民法典:人民调解工作政策解读及方法技巧》《劳动争议调解》……参训学员深入学习调解知识和技能,并了解“莞邑调解”信息化平台运行情况。此次培训力求让村(社区)调委会主任能够尽快熟悉矛盾纠纷化解程序、掌握业务流程、提升信息化解纷能力,尽快进入调解工作角色,适应当前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的需求。
此次东莞市司法局开展全市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大轮训,增强人民调解员的大局意识,进一步提升解纷能力,以高质量高效率的调解服务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疫情常态化工作、助力经济稳增长。
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
村(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站,人民调解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基层网络,选优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去年,东莞市司法局做好全市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工作,筑牢人民调解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
东莞依法推选出新一届人民调解委员会,保证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的合法性,增强人民调解员责任感、荣誉高,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记者注意到,为顺应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需求,东莞注重新一届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优化,力求在年龄结构上注重老、中、青相结合,并适度推进队伍年轻化;在专业结构上适度提高法律相关专业的比例;在学历结构上,提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水平的人员比例。
换届工作完成后,全市村(社区)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591个,人民调解员388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有3050人,占比79%;拥有法律相关专业有634人。
东莞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工作人员表示,换届后,在遵从“一升一降”原则基础上,调解员整体学历水平更高,大多都具有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拥有法律相关专业的人员有所上升,调解委员会组织架构更加合理、完善,为今后基层调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全市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调解力量”。
工作人员介绍,新一届人民调解员队伍在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村(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网格员、辅警等担任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的同时,通过联合东莞市人社局整合村(社区)调解服务资源,将村(社区)人力资源服务站调解工作人员选聘为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重点化解多发易发的劳动争议类矛盾纠纷,筑牢人民调解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切实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接下来,东莞市司法局加强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后的综合分析评估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同时,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信息共建共治共享的闭环管理机制,健全案件分析和纠纷研判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矛盾纠纷产生,防范社会风险。
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调解效能
将调解力量下沉,落实问题置前解决,东莞市司法局多管齐下,通过建立一支7×24小时专职调解队伍、培育一支“莞事莞解”专家队伍、首创一个调解协会、搭建一个多元一体解纷平台等措施,探索完善多元纠纷解决工作新机制。去年以来,全市驻所调解室调解案件8.8万余宗,调解成功率超98%,进一步提升调解成效,维护地方的稳定和谐。
中堂镇江南社区毗邻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107国道贯通境内,两地商贸交流频繁,居住人口流动性强,治安管理问题被摆在重要位置上。在江南社区警务室,挂在这里的“江南社区特邀来莞乡贤调解室”牌子显眼。这里是中堂首个邀请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热心人士组成的调解室。调解室空间宽敞、布置融洽,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舒缓了紧张氛围。
江南社区现有出租屋900多栋、租客3万余人,该社区正在摸索更科学、安全、快捷的基层治理模式。为此,“江南社区特邀来莞乡贤调解室”应运而生,其设置是乡村社会治理的一次创新尝试。“江南社区特邀来莞乡贤调解室”充分发挥乡贤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推动作用,重点把握来莞乡贤在本土的条件优势,进一步发挥对江南社区平安稳定的积极作用。
“江南社区特邀来莞乡贤调解室”的开设,常态化地化解矛盾纠纷和接受求助,这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需要,亦是中堂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写照。针对社区人口密集、流动性强的特点,东莞市司法局指导中堂司法分局等基层单位建立“特邀来莞乡贤调解室”,号召有社会威望的来莞乡贤加入“东莞义警”队伍,成为社区“特邀调解员”,常态化开通“24小时家庭矛盾纠纷求助热线”,协助社区警务室开展日常调解和普法工作。特别是在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矛盾纠纷时,“来莞乡贤特邀调解员”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借助“熟悉老乡、有情感优势、容易信任”的调解优势,进一步提升调解成效。
当前,东莞建立了一支“莞事莞解”专职队伍,拓展“莞邑调解”人才地图,这在提升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东莞市司法局联合市公安局积极采取以政府向律师事务所购买矛盾纠纷调解服务方式,选派500余名专职调解员到全市所有基层公安派出所,7×24小时及时调解公安派出所矛盾纠纷,提高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全市非警务矛盾纠纷处置探索走向了行业性、专业性、规范化道路,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无缝衔接新格局全面形成。
调解工作室品牌化推动基层治理
“你好,请问是莫满水调解工作室吗?希望你们帮助一下我。”张先生是一名供货商,今年初向刘先生供货,刘先生承诺收到货后一个月内结清货款,但由于疫情原因,刘先生的公司周转困难,未能如期支付。张先生对供货款能否收到感到担忧,于是主动找到桥头镇石水口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莫满水调解工作室寻求解决办法。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法,经过3天的不懈努力和持续跟进,该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莫满水个人调解工作室调解团队的口碑远播。莫满水调解工作室接到不少来电,工作档期经常是被提前预定,群众对调解需求增加,个人调解工作室愈加大有作为。
莫满水调解工作室是东莞市首个村级个人调解工作室,2019年6月成立至今的3个年头里,共受理矛盾纠纷663宗,调解成功634宗。在诉调对接工作方面,该工作室于2019年6月18日至2022年5月30日共受理数1248宗,已办结1208宗,调解成功711宗,成功率达58%,涉及金额约8207.17万元。
莫满水调解工作室是桥头镇调解工作的一个标杆。桥头镇积极探索适合本土的矛盾排查化解模式,建立起一套以辅警、网格员等基层一线人员排查为前端,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为中坚,党委、政府坚强后盾为顶层的三级多元调解体系,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体系。
近年来,东莞市司法局培育一批个人品牌调解室,促进“莞邑调解”力量融合。今年以来,全市个人调解室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25宗,个人调解室品牌化持续发力,在进一步提升调解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郑桐生调解工作室公平公正地化解矛盾,备受群众信任。
7月5日上午,在高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郑桐生调解工作室,张女士手握调解协议书,激动地对调解员郑桐生说:“为这事我曾经心力交瘁,谢谢你帮我解决了大难题,真的太感谢了!”张女士经人介绍到郑桐生调解工作室申请调解,至此这起困扰张女士已久的借贷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郑桐生调解工作室收到张女士的调解申请后,在深入了解该借贷纠纷事实并查明证据后,调解员采取了“背对背”的调解方法,分别做借贷双方的工作。经调解员辨法析理,反复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同意通过分期还款的方式解决借贷纠纷。
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郑桐生调解工作室在面对劳动争议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运用“情理法”公平公正地化解矛盾,备受群众信任。
像莫满水、郑桐生调解工作室这样深得群众信赖的品牌调解工作室,在东莞还有很多。近年来,东莞个人调解工作室不仅数量多,而且涌现出许多不同领域的个人调解工作室。
今年以来,全市64家个人调解工作室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25宗。东莞市司法局继续因地制宜打造更多“立得住、有特色、效果好”的品牌调解工作室,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千万人口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共生共荣贡献人民调解力量。
“六个强化”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当前,东莞部署开展为期10个月的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东莞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六个强化”推动专项活动走深走实。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这是摆在东莞市司法局“六个强化”举措的首位。东莞市司法局积极贯彻落实《广东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第一时间部署启动专项活动,扎实做好全市各个层面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调解化解工作,并实行“一周一报告”工作机制,确保最大限度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强化全方位排查,全面摸清底数,全市村(社区)调解组织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镇街司法分局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企事业单位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结合本单位、本行业或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特点,开展排查,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
为落实强化精准施策,分类妥当处理,东莞对一般性矛盾纠纷,高效率予以调处化解,努力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做到矛盾不上交,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强化矛盾调处、案件回访、分析研判、成果运用,推进矛盾纠纷类案同处,源头预防,努力实现“调解一起纠纷、解决一批问题,预防一类矛盾”。
强化突出重点,高效集中化解,是东莞市司法局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的重要抓手。该局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外来人口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重点排查化解新业态下的劳动争议、教育培训、知识产权、物业管理、涉房企等重点领域纠纷,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广大人民群众调解需求。该局还强化企业调委会建设,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完善已有企业调委会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大型园区和500人以上企业成立调委会或建立健全调解联络员机制。
强化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这在推动专项活动走深走实凸显效能。东莞市司法局加强联合法院、公安、人社、妇联及市工商联等部门对调解队伍开展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同时,整合律师、公证、仲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专门调解服务团队,联动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该局还发挥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税费争议调解中心等行业性调解组织和行政调解组织的作用,提升专业领域矛盾纠纷化解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平台应用,全面提升水平,在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东莞市司法局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抓手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该局推广使用“莞邑调解”线上解纷平台,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无接触”调解,并强化对调解大数据分析挖掘,提高调解影响力、提升纠纷化解率。同时,该局重点加强对换届后村(社区)新选(聘)调解主任的培训,多措并举措施推动调解员素质提升。
东莞市司法局积极完善社会协同体制,实现多元解纷机制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创新打造东莞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