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法治工作 > 立法规划计划及工作情况

珠海创新立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势赋能

时间 : 2024-01-09 09:54:55 来源 : 珠海市司法局
【字体 :

近年来,珠海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立足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紧扣搭建对标国际规则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以高标准创新立法,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制度优化与升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在工作机制上协同发力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与澳门立法会、澳门法务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澳门法律服务公司等部门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合作机制,协调推进涉外法治合作事宜。

与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在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与适用、政府规章与规范性文件的衔接与信息共享、立法项目征求意见等方面达成共识,确保每一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在立法审查阶段均征求港澳、合作区相关部门及业界意见建议。

坚持立法先行,打造“清单式”立法服务机制,结合重大改革事项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梳理、研究,列出需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进行突破变通的立法需求清单。

建立“立法直通车”制度,涉及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区建设的立法项目,不受立法计划数量限制,随报随审。

在规则衔接上先行先试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激发新活力

立足珠海区位特点,持续开展创新性立法,以“小切口”立法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大变化”。在国内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推动出台港澳建筑行业、旅游行业、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横琴直接执业等相关法规,探索内地与港澳“资格互认”,促进港澳专业人士跨境便利执业。

目前,已超过86家港澳企业和1320名港澳专业人士获得了“备案认可书”,部分企业和专业人士已在横琴建设项目直接执业,有关做法入选“中国2022年度市域改革案例”。

推动出台《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明确珠海国际仲裁院应当借鉴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并将一批国际通行、对接港澳的仲裁规则在特区立法中予以规定,开创全国仲裁地方立法先河。

在立法渠道上优化布局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创新局面

2016年在全国率先设立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制度以来,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持续推进基层联系点“扩点”“提质”工作。

分别与合作区的5家联营律师事务所签订设立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协议,建立立法项目听取港澳专家意见的常态化制度。

梳理研究澳门法律制度,率先制作两批共9250多万字的澳门法律制度参考资料汇编,为研究粤澳两地制度差异、推动两地规则衔接提供参考。

与港澳法律专家、律师合作,梳理比较粤港澳营商环境、民商事领域的法律制度差异,借鉴港澳营商环境、民商事领域等较成熟的法律制度,推出全国首部专门规范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工业用地控制线的地方性法规、全省首部规范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政府规章等,逐步完善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