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全面依法治省

广东近5年通过99件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 高质量立法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时间 : 2022-04-19 09:20:35 来源 :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余嘉敏)
【字体 :

聚焦粤菜发展,在全国率先为“菜”立法;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制定地理标志保护条例、版权条例;回应群众关切,修改母婴保健管理条例、失业保险条例……日前,广东省立法工作会议披露2022年立法计划。每一部聚焦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1+1+9”工作部署的法规案,都将加快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的法治建设。20183月,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当年10月,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时强调,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立法工作,着眼国家发展大局和省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执行性、补充性、实验性作用,近5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共通过99件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以高质量立法先行,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迈上新台阶。

聚焦落实国家战略展开创新立法

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是广东立法工作5年来的一大亮点。通过一批有开创性、突破性的法规,各级立法机关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进入新发展阶段,广东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为各类市场主体更好发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197月,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以重大事项决定的方式作出关于大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定,着力解决营商领域法制不够健全、行政权力运行不够规范、产权保护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20201月,新修订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施行,条例直面融资难、融资贵症结,健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20216月社会信用条例施行,回应社会关切,明确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清单管理等制度;同年,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广东率先探索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扫除困扰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接连不断的立法真招实招,有效稳定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广东积极探索通过地方立法将政策红利固化为根本之策,特别是对大湾区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创新性立法,力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粤港澳三地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少法规着眼于落实国家战略的现实问题,相关条款的制修订务实管用,有效破解制度机制障碍。20219月,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关管理体制的决定正式施行,为管理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的组建、运行以及法律地位提供及时必要的法规依据;2019年施行的养老服务条例明确,鼓励港澳等境外投资者在内地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同年施行的人才发展条例对于支持港澳人才在广东就业创业、促进粤港澳人才交流作出特别规定,这些都在不同领域、从不同方面推动“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行稳致远。

支持经济特区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是广东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仅2021年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就指导经济特区立法共36件,包括深圳17件、珠海10件、汕头9件。其中,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于当年5月起正式施行,与此前施行的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一起,成为全国前两部以仲裁机构为特定对象的地方立法。

“我们把特区立法权当作特区创新权、优先发展权和改革主动权。”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雍灵透露,今年,珠海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规“立法直通车”制度,涉及合作区建设改革急需的立法项目,不受立法计划数量的限制。

回应防疫、反家暴等民生关切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5年来,广东立足增进人民福祉持续加强民生领域立法,用一部部立到群众心坎里的法规,更好呵护百姓幸福生活。

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启动紧急立法助力防治公卫风险,仅4天就公布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动员全省上下依法参与疫情防控。

广东还迅速表决通过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用有力的法治武器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该条例从起草到出台用时仅52天,创下近年来广东地方立法的最快速度。

广东此后又接连制定或修订中医药条例、动物防疫条例等,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立法。

5年来,多部法规直面社会关切,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法规起草、意见征求、审议、评估等各个环节中,在制修订过程中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将群众的具体诉求体现进相应条款中。

201812月,广东率先施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这是全国首个规范铁路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对火车上的“霸座”行为作出规定,明确旅客应当按照车票载明的座位乘车,不得强占他人座位,以清晰的法律条文,向不文明乘车行为说“不”,及时有效回应社会热点。

突出民生立法导向,广东也坚持面对热点焦点问题不回避、亮出鲜明态度。针对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教育惩戒问题,20209月,广东通过施行学校安全条例,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确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为困扰社会各界的“熊孩子”问题开出法律药方。202010月施行的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首次在地方性法规中对家暴行为旁观者的报案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在全国有突破性意义。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广东将围绕高质量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和碳排放、大数据等新技术新领域开展立法工作,推动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蹲点记

江门江海“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畅所欲言中参与立法 在潜移默化中力行普法

在江门高新区的江海法治广场,一本展开的宪法巨型雕塑立在中央,法治长廊、宪法历程墙、民法典互动展板等法治主题布景环绕广场排布,不时有行人驻足浏览。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了位于广场一侧的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下称“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

20207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广东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原汁原味”的基层声音也搭上直通车,直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去年9月,法治广场和联系点活动中心正式启用,成为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主要活动阵地。“法治广场基本每个月都会举办大型普法活动。不少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交流活动都在活动中心举办,群众有意见建议也能直接上门反映。”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李艳华告诉记者。

不久前,迪欧家具集团有限公司法务经理余婷婷到活动中心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的一场视频座谈会,就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提出自己的建议,她说:“以前觉得立法是件遥远的事,现在有了基层立法联系点,我们也能为国家立法出一份力。”

近两年来,在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辐射带动下,江海区全区设立了59个立法联系单位,意见收集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也在提升。

在江海区江南街道江翠社区,经常有居民拉着社区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刘先媛反映意见建议。江翠社区党委书记陈凤鸣发现,居民法律意识明显提升,碰上社区治理的难事,大家会想到通过法律途径来规范解决。今年年初,针对居民反映集中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和集中存放问题,居民提出多项立法建议提交给江海区人大常委会。

在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村委会外的议事亭成了村民和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交流讨论的好去处。英南村党总支书记胡日强说,自从去年成为立法联系单位后,村里已先后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两份法律文件的意见征集工作。“这些法律法规和村民利益密切相关,村民非常乐意参与其中,这样的表达有用!”

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介绍,未来基层立法联系点还将拓展参与代表工作、社区基层治理等功能。他透露,联系点活动中心第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计划年内建成并交付使用,届时将新增200多平方米的代表中心联络站,为五级代表提供交流和履职的场地。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完成40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上报意见516条,采纳64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