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政法委主管的《长安》杂志2025年第3期以《肇庆市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题刊登推介肇庆市坚持抓高位推动聚合力、抓平台建设夯根基、抓政法部门融入提效能、抓“N”力量参与添色彩,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经验做法。杂志刊登全文如下:
肇庆市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肇庆市坚持抓高位推动聚合力、抓平台建设夯根基、抓政法部门融入提效能、抓“N”力量参与添色彩,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
高位推动聚合力。市委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并出席全市专项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整合各方力量,构建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市委平安办及市直政法单位分别印发有关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推动整体工作落实。成立联合督导组分赴基层深入实地督查,同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落实情况纳入市委政法委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范围。
平台建设夯根基。持续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9个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全部挂牌运作,重点协调处置辖区内跨镇街、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矛盾纠纷,全市105个镇(街)党(工)委书记担任镇综治委、综治中心主任。注重用好“粤平安”平台、网格员、部门联动“三个载体”,用好“一本账”、研判分析、吹哨报到“三个机制”,推动镇街综治中心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一览表,将未化解的矛盾纠纷分类交办,督促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加大调处力度。
政法部门融入提效能。法院系统推行“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法官挂点联系或进驻镇(街)综治中心巡回审判,在部分镇(街)综治中心设立司法解纷智慧屏,搭建镇街与值班法官沟通渠道。邀请部分镇街人民调解员每月进驻法院,跟班参与民事纠纷案件调解、文书制作,以案促学、以调促效。检察系统推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及检察官进驻综治中心,建立“益心为公”志愿者库助力公益诉讼;成立刑事和解工作室,探索运用“背对背”“面对面”“心连心”三步工作法释法析理。公安系统深化警格网格合一,探索“一村一警一辅”“大榕树警务”“三级联动”工作室等治理模式,持续推进完善“公安+群众”专群防治模式,组建“平安客厅服务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和最小应急单位,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司法行政系统整合律师、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治力量主动开展各类法律援助和矛盾纠纷调解。
“N”力量参与添色彩。建立“政协+法院”多元解纷机制,深化“人大+检察”“政协+检察”协同监督模式。退役军人事务局设立“老班长工作室”“老兵调解室”;住建部门组建房地产和物业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妇联建立由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专业力量组成的婚调队伍;法学会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重大信访疑难案件化解;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德庆县“高良商会”、四会市石狗镇“基层党建+兰花产业协会+综合治理”、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关爱生命热线服务等有力调处基层各类矛盾纠纷;挂牌运作“包公和调工作室”,发动德庆“政法三老”、肇庆高新区“红色和事佬”、广宁县“五老人员”等热心群众参与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