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全面依法治省

江门新会:提升区综治中心实战化水平!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时间 : 2025-04-23 10:42:31 来源 : 南方日报(记者 申红洲)
【字体 :

“这么快就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幸亏有你们。”“要是没你们帮忙,我这闹心的事儿还不知道要跑多久了。”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心声。如今,“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在江门市新会区已深入人心,成为老百姓的共识。

让群众“只跑一趟路、只进一扇门”。近年来,江门市新会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高标准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着眼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推动综治中心“建得好”

新会区综治中心建在新会区同庆路,位于新会区政府旁,与新会法院仅一条马路之隔,交通便利。走进中心,大厅宽敞明亮,法律援助、调解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窗口依次排开。

对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新会区综治中心在规范设置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监控研判室等“五室一厅”的基础上,还增加巡回法庭、劳动人事争议速裁室以及诉讼、检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法治服务场所。

“通过合理设置群众接待大厅功能分区,新会区综治中心设立受理、导访、调解等岗位,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新会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与此同时,各部门空间上的集聚带来了解纷效率上的显著提升。新会区政法各单位、信访、人社等部门常驻办公,涉矛盾纠纷较多的部门轮驻办公,根据重点纠纷特点“吹哨”相关部门、组织随驻办公,推行“简单矛盾现场处理、复杂矛盾多方联调、疑难矛盾包案化解”的递进式化解模式,推进各职能单位的功能融合,方便群众一站式办理各类事项。

综治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统筹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我们把既有治理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快速响应群众各类诉求。”新会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刚过完年,陈女士便焦急地赶到新会区综治中心,“我的这张医保卡没办法用了,刷不出来钱,能不能帮我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经了解,原来,陈女士因民间借贷纠纷成为被执行人,异议期间银行账户和医保卡被冻结,影响到正常生活。随后,新会区综治中心迅速研判交办,安排进驻人员团队全程跟进。在核清情况后,最终依法解冻相应银行账户和医保卡,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根本目的是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依法推进。如今,群众进综治中心“一扇门”,便能让各类矛盾纠纷找到“出口”,让办事维权“找得到、问得清、看得懂”。

p1-江门新会:提升区综治中心实战化水平!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png

新会区持续推进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化。受访者供图

落实矛盾纠纷“调得了”

“为什么这么久了还没有结果?我还要等多久?”日前,李某来到新会区综治中心,一进门便情绪激动。见状,新会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上前进行耐心劝说与安抚。经过了解,李某因不满工伤行政复议、能力鉴定等流程时间过长,遂来到这里反映诉求。

新会区综治中心接办后立即启动会商机制,召集公检法司进驻人员、人社、属地镇(街)等进行专题研判,深入复盘李某前期治疗、工伤认定、纠纷化解等情况,加大力度推进专家论证、劳动能力鉴定、行政复议等措施,最终推动李某事项依法妥善解决。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运行机制是关键。工作中,新会区综治中心不断健全完善标准规范、运行顺畅、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群众各项诉求“一站式”搞定,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过去群众反映问题,有时需在多个部门间‘兜圈子’,现在只需到综治中心,我们通过分级交办、限时督办,推动及时解决。”新会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新会区对需多部门联动处置的难题,规范部门响应的层级、时间、人员和职责,推动难题同商共解。对罪错未成年人个案推进难问题,统筹多部门联动,明确部门职责,实现排查、研判、交办、处置、评估工作闭环,帮助未成年人重回正轨。制定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矛盾不仅要化解掉、还要化解好。新会区综治中心凝聚力量“点单式”调度处置。通过“行政统筹+司法指导+基层落实”推动协同调解,结合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的复杂度,定制解决诉求的组合模块,用心用情开展纠纷调处、释法说理等工作,有力提高化解质效。以圭峰会城为试点,融合启超先生的“乡治”文化内涵,组建大调解工作队伍,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

此外,为提高调解队员的业务水平,区法院、区司法局组织“村巷法官”、金牌调解员,对下沉联络村(社区)的调解队成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培养指导,确保调解队对各类矛盾纠纷接得住、调得成,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确保平安底线“守得住”

近日,已移居加拿大多年的华侨司徒先生夫妇,终于领到了24年前在新会购买商铺的不动产权证,老商铺终于有了“身份证”。

此前,新会区综治中心接到区人民法院在“粤平安”综合治理平台上的“吹哨”,迅速联动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新会不动产登记分中心等职能部门接力,成功帮助司徒先生夫妇按下不动产登记顺畅键。

“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过程很曲折,但现在终于拿到了商铺的不动产权证,我们觉得很暖心。”案件当事人、华侨司徒先生夫妇说道。

着眼于让解纷成效可感可及,近年来,新会区综治中心大力应用“粤平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云平台,坚持联动聚力、数字赋能,实现矛盾风险“看得见、判得准、管得住”,平安上“云”、社会治理入“格”、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进“窗”的现代化指挥体系加速形成。

新会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每日汇聚网格排查、公安基础管控中心、12345政府热线、信访超市、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数据,收集治安警情、矛盾纠纷动态,提升预警预防和协调处置能力。同时,借助“粤平安”智能化分派系统,能快速将矛盾纠纷精准推送至责任部门,确保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截至3月,新会区录入“粤平安”平台矛盾纠纷1427宗,办结率超98%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核心是着眼“安全”问题。为此,新会区综治中心每周组织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整体情况研判,深入分析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源头预防。

结合“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新会在全区网格建立由“网格员+民辅警+专业力量”组成的“三人小组”,排查矛盾纠纷。

此外,针对新会区海岸线长,反偷渡反走私任务繁重,新会区综治中心协调海事、海警、公安、海综、各镇(街)等力量联动,强化重点水域“船巡+人巡+无人机巡”常态巡防模式,加强信息通报、协同处置。

“从‘分散管理’到‘集成作战’,从‘单一调解’到‘多元共治’,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身边的平安堡垒。”新会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下一步,新会区将进一步强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着力推动综治中心提质增效,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不断强化矛盾风险吸附能力,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