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全面依法治省

深中社会治理者跨界联手!人民调解异地解忧免跑腿

时间 : 2025-05-19 10:54:35 来源 : 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摄影:叶志文)
【字体 :

一次连线,化解久拖未决的跨城纠纷

2024923日,南朗司法所人民调解员陈泳钊接到一宗求助:家住翠亨新区某小区的刘先生遇到了烦心事,楼上住户的洗手间渗漏,影响了自己一家人的正常生活。楼上的业主是一名深圳市民,几番沟通,对方以异地工作不常回中山为由表现出消极态度,矛盾化解一时陷入僵局。

就在一个多月之前,202488日,深圳市、中山市跨界调解工作正式启动。深圳市司法局、中山市司法局、宝安区司法局、航城街道、南朗街道五方共同签订了《深圳市中山市关于联合推进两地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当日,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中山市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的两个跨界调解工作室同时揭牌,并很快在联调联动、远程调解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

陈泳钊一下子想到了调解难题的突破点。考虑到深圳市民的实际困难,他和同事决定采用线上视频调解的方式,让矛盾双方建立沟通。

通过视频面对面,楼下的刘先生倾诉了生活受影响的困扰,楼上的深圳业主也道出了不便现场处理的难处。聚焦案件核心,陈泳钊和同事摆清事实,详细分析了相关法律责任,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矛盾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的解决方案:由楼上的深圳业主支付1000元维修费用,楼下的刘先生则自行安排修复事宜。双方通过线上签署了调解协议,并完成了相关费用的转账。

这宗纠纷的快速高效化解,成为深中跨界调解工作接轨的一个典型缩影。

成立9个月以来,中山深圳跨界调解工作室采取了更加灵活的运行方式,根据深圳、中山群众的具体诉求,人民调解员可以到指定现场开展调解,也可以采用手机远程视频随时随地开展线上调解;为了强化调解成效,降低执行难度,跨界调解工作室还积极发挥翠亨法庭、网上巡回法庭作用,推动诉调对接,推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模式,共同推进各类纠纷快速高效妥善化解。

“在粤港澳大湾区日益融合的今天,关注跨区域纠纷的少数群体,为他们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难题,有着特殊的意义。”陈泳钊坦言,中山深圳跨界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接待群众咨询过百人次,受理涉两地矛盾纠纷案件26宗,成功调解案件10宗。对于人民调解员来说,相比受理的本地矛盾纠纷,调处跨界纠纷的绝对数量并不是很多,主要以涉及深中两地的劳资纠纷为主。大半年来,深圳中山之间的跨界调解协作机制不断走向成熟,两市群众享受跨界调解服务更加高效便利,他和同事们也在学习交流中提升了业务、开阔了视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nEO_IMG_p1-深中社会治理者跨界联手!人民调解异地解忧免跑腿 .jpg

中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负责深中通道、中开、广澳高速等全市6条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

深圳法院委托执行,中山法官“接单帮办”

社会治理领域的跨界协同,也延伸到了深圳与中山两地法院。

427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收到一封来自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的委托执行函。

函件显示,这是一宗票据纠纷案,案件申请执行人为深圳某混凝土有限公司,按照龙华区人民法院作出的执行裁定书,被执行人蒋某名下位于中山市东区的一间房产将被依法处置。案件执行环节的一个必要流程就是现场张贴公告,这也是这封委托执行函的来由。

429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员李志明将龙华区人民法院发来的执行公告和执行裁定书一并送达,张贴在被执行房产的大门上,完成拍照,并将照片传回给委托人龙华区人民法院法官李振中。至此,在两市法官的接力合作下,这宗跨城执行案件完成了法定送达流程。

实际上,这样的双城司法协作场景,早在两年多以前就已埋下伏笔。

2022826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了司法合作框架协议,两院将围绕6个方面19个合作项目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络机制,全方位深化战略合作。其中,就包括加强立案、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协作。

2024年,在深中通道通车之年,中山法院又继续深化大湾区区域司法合作机制,全年累计办理涉港澳委托送达、调查案件135件,与大湾区其他法院互相委托送达案件2036件、协助执行12904件,大大提升了司法办案效率。

司法合作的“深中通道”,也在启发更多协作创新。

随着跨境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内地与港澳的跨境纠纷类型也日渐多元。中山法院不断优化涉港澳审判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坦澳相融”“坦港相融”“法侨共建”等模式,助力高效化解纠纷。

去年6月,中山市第一法院坦洲法庭邀请澳门中山坦洲同乡联谊会会长、法院特邀调解员谭东汉,对一宗涉澳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诉前调解。谭东汉通过电话耐心劝解,仅用时30分钟就促成了矛盾双方和解。这宗案件也成为中山在全国首创“坦澳相融”共建机制以来成功调解的第一宗涉澳纠纷。

《中山法院涉澳纠纷化解司法审查报告(20192024)》显示,2022年开始,中山法院涉澳案件数量连续大幅下降;20241月至10月,中山涉澳民商事案件数量减少到291件。与此同时,中山法院的司法协助质效显著提升,5年来,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可与执行澳门民商事判决的平均审理周期从490天缩短到33天。

nEO_IMG_p2-深中社会治理者跨界联手!人民调解异地解忧免跑腿 .jpg

监控室内可以实时看到深中通道等高速路上的交通情况。

17公里桥梁,24小时守护

深中两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的故事,不仅在深中通道的两端涌现,也在深中通道的大桥上发生。

53日上午9时许,深中通道车流开始平稳增加,迎来交通早高峰。就在两日前的“五一”假期首日,深中通道单日车流量刚刚创下新高,达到18.16万车次。

中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下称“高速一大队”)副大队长麦乐恒早早就来到大队指挥室,开始他在这个假期的第二个值班日。

“一台小货车车头冒烟!”忽然,指挥室的对讲机里传来消息。麦乐恒通过电子屏上的画面看到,在深中大桥中山往深圳方向车道上,一辆小货车车头处冒起黑烟,交警引导司机下车后仅仅几分钟,驾驶室便燃起了火焰。

就在“五一”假期前夕,深圳、广州、中山三市刚刚围绕深中通道消防安全工作召开了一场联席会议,对深中通道开通以来的消防救援工作整体情况进行了复盘,并细化了相关工作指引。让麦乐恒没想到的是,考验来得如此之快。

麦乐恒立即将情况通报给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并立即展开调度,将情况通报给中山消防、路政、拯救等部门,又马上通知交警铁骑赶往现场支援。与此同时,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也通知到了深圳消防、交警等部门。

多方立即行动起来。为确保交通安全以及消防救援快速启动,深圳交警第一时间在深中通道隧道东向西方向车道启动限行措施,中山交警同时在马鞍岛上的翠亨东高速入口启动限行措施。深圳消防车从西人工岛出发,率先赶到事发地点的对向车道,启动灭火。中山消防则从西向东赶往现场,两市路政、拯救等部门也相继到达展开处置。经过半小时扑救,现场明火被扑灭,交通中断20分钟后重新恢复通行。

现场处置完毕,麦乐恒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因为这宗突发事件,深中通道当天的交通早高峰提前到来了,为了缓解深中通道桥面以及中开高速的交通压力,他又调度路面警力现场疏导,同时与广州南沙、江门等地交警部门对接,协同采取限流措施,力保深中通道交通安全通畅。

深中通道通车当日,在两市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下,多部门联合在深中通道成立现场指挥部,建立起包含深圳交警、中山交警、路政、深中通道管理公司的四方联勤机制,合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深中通道17公里的桥梁部分由中山交警管理,西人工岛及以东的隧道路段由深圳交警管理。

在中山交警两个高速大队的内部分工中,高速一大队负责深中通道、中开、广澳高速等全市6条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毫无疑问,深中通道成为重中之重。

“通车后24小时,车流量就达到12.5万辆次,这是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实战考验,车流不退人不能退。”麦乐恒表示,深中通道是一条横跨两市的超级工程,管好守好这条交通大动脉,不仅关乎深中双城的交通安全,更将影响大湾区的融合发展。通车后,他连续半个月没有调休,和民辅警一起坚守一线指挥疏导交通。他坦言,相比市内其他高速公路,深中通道的管理难度大得多,往往需要协同多市多部门力量,既考验协调能力,更考验管理智慧。

从桥上到桥下,深中两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2022年以来,深圳、中山两市聚焦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积极探索推进政法领域和社会治理合作,先后签订《支持和保障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司法合作框架协议》《互学互鉴共同服务大湾区法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等,探索建立跨区域应急联动、执法办案合作等机制,联合开展综合应急演练、跨界人民调解等,实现了深中市域社会治理基础信息平台互联,有效推动了两地社会治理协同联动。

数独

深中社会治理一体化大数据

 “五一”假期首日,深中通道单日车流量刚刚创下新高,达到18.16万车次,刷新了今年44日(清明假期首日)17.84万车次的纪录。

深中通道通车以来,深圳、中山交警等部门联合处置突发事件5次,开展综合应急演练2次。

2024年,中山法院深化大湾区区域司法合作,办理涉港澳委托送达、调查案件135件,与大湾区其他法院互相委托送达案件2036件、协助执行12904件。

中山深圳跨界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接待群众咨询过百人次,受理涉两地矛盾纠纷案件26宗,成功调解案件10宗,人民调解员参与线下培训5场次。

20233月,中山市律师协会与深圳市律师协会签署《深中律师协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两年多以来,双方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进法务区建设、律师执业规范、青年律师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培训7场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