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州市梅县区司法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法现梅好”特色法治品牌,将品牌创建意识贯穿到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一个个特色宣传活动和一项项暖心法律服务相继推出、实施见效,全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法律服务质效,赋能“百千万工程”建设,为推动梅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善用普法良剂 精准施策润民心
在梅县区司法局开展的“法现梅好”——“局(股、所)长送法进校园 护航青春助成长”活动现场,为师生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法治教育课,学生热情高涨、踊跃答题,在趣味课堂上让法律知识浸润心田。
一场“法现梅好”——梅县区“叶帅故里 法润梅县”法治文艺演出激发了企业职工学法热情。演出将法治元素融入节目中,让职工在鲜活生动的表演中学习法律法规,实现“小舞台大普法”的效果。
梅县区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提升普法影响力。(梅县区司法局供图)
生动又接地气的法治宣传活动,是梅县区司法局深耕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普法宣传工作的生动实践。自去年打造“法现梅好”特色法治品牌以来,该局持续创新法治宣传方式,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企业等“法律七进”活动,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平台进行普法宣传,并与梅县区文广旅体局细柚文旅IP相结合,推出法治文创产品——法“柚”梅县,将法治宣传与客家文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普法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
为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实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的触角向基层延伸,梅县区司法局持续培育和发展基层普法队伍,全面铺开“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深入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目前,全区共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947名,这些“法律明白人”活跃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地熟、人熟的优势,在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梅县区还建成1个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2个镇级法治文化公园、389个村(社区)级法治宣传栏,将法治宣传深入到城乡居民生活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梅县区建成1个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吴丽伶 摄)
精施惠民良策 法治春风暖万家
2024年5月,一面印有“依法为民解难事 法律援助暖人心”的锦旗被送到梅县区法律援助处,表达了当事人曾某对梅县区法律援助工作的认可和援助律师成功维权的由衷感谢。
原来,受援人曾某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生活,家庭生活困难,其父亲再婚后因突发疾病去世,生前未立遗嘱。作为法定继承人之一的曾某多次与其父亲再婚妻子沟通,希望能继承父亲名下的部分遗产,但遭到对方拒绝。曾某无奈之下向梅县区法律援助处申请援助,梅县区法律援助处受理该案件后,迅速启动法律援助程序,并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该案件,同时还全程跟踪案件进展。案件最终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曾某遗产继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由于法律知识匮乏、经济能力有限,有不少弱势群体在维权路上举步维艰,梅县区法律援助处始终秉持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将每一件法律援助案件都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2024年9月,梅县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进驻梅县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选派社会律师驻点值班、熟悉法律援助业务和公证业务的工作人员到窗口服务,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公证业务办理等三大类高频公共法律服务事项。
2024年9月,梅县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进驻梅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吴丽伶 摄)
这是梅县区司法局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公共法律“一站式”服务功能再次得到提升。梅县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巧用调解良方 绘就治理好“枫”景
2024年8月,在梅县区桃尧镇张甲、张乙家门口传来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原来是张甲和张乙邻居两家由于相隔围墙修葺位置未达成一致造成纠纷,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便向梅县区桃尧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闻讯赶来的驻村律师和司法所干部赶忙上前将双方分开,并进行实地调查、组织调解。
通过先“背靠背”调解、后“面对面”沟通的方法,调解人员耐心地同当事人谈感情、摆道理、普法律,最终达成双方满意的调解结果,成功化解邻里纠纷,促进了邻里和谐。
梅县区司法局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梅县区司法局供图)
一次次握手言和的背后,是梅县区司法局为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作出的不懈努力。人民调解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梅县区司法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主动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夯实基层治理基石。目前,梅县区共设有416个调解委员会,2254名人民调解员。
此外,梅县区司法局还多措并举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积极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建成省级“智慧矫正中心”,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加强社区矫正风险研判、强化社区矫正执法协作、完善制度保障,提升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水平。
近一年来,梅县区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技能资讯讲座、技能培训20多场次,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提供在岗就业指导400多人次,开展未成年人户外法治专题教育、心理专题教育等18场次,累计开展集中教育活动200多场,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约3800人次,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厚培发展沃土 营商环境再优化
梅县区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定位,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多举措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梅县区司法局在企业园区设立“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将行政复议服务延伸到企业“家门口”。“企业遇到相关法律层面的问题,都可以来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咨询。”梅县区司法局行政复议与应诉股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梅县区司法局不断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践行行政复议为民理念,做实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实现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依法调解全覆盖,并以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为平台,开展专题宣讲、现场解答企业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涉企行政复议宣传活动。同时加强行政复议服务保障,重点关注产品质量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以及投诉举报类别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情况,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扎实推进梅县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落地见效,进一步提升涉企行政执法水平,梅县区司法局牵头制定《梅县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完善“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推进“综合查一次”,走访企业深入调研,向辖区企业发放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02份。同时,聚焦重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注重建章立制,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助力法治梅县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接下来,梅县区司法局将继续紧扣市场主体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优化法律服务供给,以法治之力护航“叶帅故里·大美梅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