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人民调解“福田模式”诞生10周年,一直以来“福田模式”坚持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构筑“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形式、多途径的有效衔接。现在,人民调解“福田模式”已经走出福田,走出深圳,成为遍地开花的“深圳经验”,为当代中国的人民调解探索了可资借鉴的发展道路,为人民调解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司法经验,为人民调解的未来发展、现代转型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撑和知识启迪。近年来,福田区司法部门持续着力提升人民调解队伍的调解水平,并大力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实现持续的多元化、专业化发展。
提升调解能力 拓展调解领域
一直以来“福田模式”坚持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构筑“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形式、多途径的有效衔接。据统计,10年以来,“福田模式”人民调解案件共计94456件,调解成功案件86943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2.05%。今年年初,人民调解“福田模式”司法经验又一次凝练于笔墨纸张之上,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人民调解的“福田模式”》一书,对人民调解的“福田模式”的合理性、普适性进行了诠释。
如何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有效介入,处理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的能力,并持续推进人民调解多元化、辖内全覆盖,是福田区司法部门不断探索与致力的工作重点。据了解,近年来,福田区司法部门着力开展人民调解员调解技能竞赛”活动,今年第三届以“我是金牌调解员”为主题的人民调解员调解技能竞赛活动刚于5月4日落下帷幕。福田区司法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此项活动不仅展现了人民调解员的风采、磨砺了能力,也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助于推动探索人民调解员职业化进程。
同时,福田区也不断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多元与专业化发展,1月17日福田区华强北商业步行街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便是一例。随着该步行街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经济规模的升级,以商业纠纷为主的纠纷势必增加,并会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该调解委员会的成立,为“步行街”商家提供了更为精准更符合需求的咨询和调解等法律服务,有助以优质的营商法治环境擦亮“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名牌。
及时介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福田模式”坚持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构筑“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形式、多途径的有效衔接,随着持续深入发展,福田区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呈现出及时有效化解纠纷、矛盾的能力。
2017年年初,深圳政府对积分入户政策进行了局部调整,福田区南园街道办辖区内某些培训机构因没有做好相应的政策解读和应急处理,导致学员集体上门要求退费,双方协商失败,进而引发冲突。该街道办负责领导当即决定派调解人员进行及时沟通调解。调解组迅速介入,安抚情绪激动者,协助冲突再次发生。经与学员代表及企业约谈,发现不仅调解工作量大、诉求不统一,调解呈现复杂性。随后调解组制定了有针对性与可实施的调解方案,对矛盾双方进行引导、建议。最终,经过10多个小时的耐心调解,这个涉及企业和上百个学员的群体性经济事件得到妥善化解。(转载《晶报》法治深圳)
来源:深圳市司法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