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司法行政

深圳市司法局大力推动发展与改革,打造服务型机关

时间 : 2017-05-26 04:05:48 来源 :
【字体 :

打造民法公园,现场调研。

在市司法局的组团下,多家深港联营律师事务所在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招聘人才。(图片由市律协提供)

市司法局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讲团进学校开展宣讲活动。

第十次律师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市司法局与多家单位共同举办全球才智论坛涉外法律人才分论坛。

法治地图界面上,律师在线值班。

 

核心提示:

近期以来,深圳市司法局认真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锻造硬的作风,推出硬的措施,努力完成固强补弱、创新创优和市委市政府交给市司法局的硬任务,打造服务型机关。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大力推动发展与改革,十项服务工作亮点频现,助推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发展走在前列,改革走在前列。

服务平安稳定:

把矛盾尽可能多的 化解在人民调解中

仅去年,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93055件,成功率保持在96%。市司法局不断创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方式方法,今年,指导福田区司法局与福田区人民法院合作,双方联合推出人民调解协议远程司法确认。在福田区的10个街道和5个派驻调解室调解完后,调解当事人现场就能通过信息系统接入福田区人民法院的网上法院,当场进行远程司法确认,不用再跑一次法院。

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居高不下的问题,全市已成立2个区级、8个街道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坐实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去年婚姻家庭纠纷民转刑案件同比降低31%的基础上,再减少民转刑案件,推动同比率再下降。同时,进一步做好各类人民调解和专业调解组织,将矛盾尽可能多的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人民调解中。

此外,进一步深化禁毒普法宣讲团活动,把禁毒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普及青少年、劳务工等重点人群。

服务法律共同体建设:

首次组团参加人才交流大会 推出法治人才概念

415-16日,为期两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市司法局首次组织全市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参展,并在全国引智成果展览上设立展位。在此次大会上,市司法局还与深圳市法学会和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共同举办了全球才智论坛涉外法律人才分论坛。这是首次将法治元素带入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推出了法治人才的概念,努力推动深圳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走在前列。

服务创新创业:

打造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体系 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继去年推动成立了全省首批2家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以及为了满足华为公司大量的公证业务需求,提供便民服务,在华为总部设立深圳公证处华为服务中心之后,今年1月份,市司法局又打造了深圳公证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填补了深圳知识产权领域公证法律服务的空白,更是广东省首家针对知识产权的公证服务中心。

这些机构的运营将切实保护企业专利技术、商业秘密、技术秘密领域的合法权益,推动法律服务业与经济产业融合,助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规范有序、公平正义、低成本的法治营商环境。

服务一带一路

推动设立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

市司法局引进了全市首批2家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进驻深圳,创设全球法律服务联盟,助推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赴海外拓展,努力做到深圳的企业走到哪里,法律服务就跟到哪里

5月中旬,来自俄罗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律师行业的领袖会聚前海,与国内各地律师共商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合作,探讨多边法律服务交流合作新模式。目前,市司法局正和前海管理局联合推动设立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搭建一个以华语律师为主体的全球性法律合作平台,为走出去企业,尤其是为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投资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与全球律师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服务律师队伍:

市律协换届得到一致好评

去年,全市执业律师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律师事务所已达650多家。今年是深圳市律协理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之年,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4月上旬,深圳市第十次律师代表大会在风清气正、秩序井然中圆满落幕,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律协工作团队,成功换届。此次换届工作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引起司法部、全国律师界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他们的充分肯定。

服务司法改革:

对接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近期,福田区司法局又与福田区人民法院签订了《关于加强合作推进辖区法治建设的备忘录》,双方进一步整合、对接司法资源,探索改革创新的福田模式,共同推进辖区法治建设。合作领域包括审前调解与人民调解、审判工作与法律援助、刑事裁判与社区矫正、执行与公证、普法宣传五大板块。在合作中,比如,将通过审前调解分流案件,帮助化解福田区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完善工作流程,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提升司法权威。

服务普法宣传:

联手龙华打造全国首个民法公园

目前,市司法局联手龙华区政府,正着手打造一个充分融入民法元素,拥有众多可触摸、可感知的法治文化实体的全国首个民法公园,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接受民法精神的熏陶。公园建设的相关调研和选址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据悉,该公园将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修建民法典广场和民法大师的星光大道等设施,同时,还将编撰民法总则的历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入公园,打造市民学习民法的露天课堂。此外,司法局还将与法院和检察院等部门合作,安排普通市民旁听民事审判案例等。多措并举,给深圳民众打造露天下、法庭上、书斋里、字画中学习民法总则的四个课堂。

服务城市发展:

引导律师依法代理纠纷助力城市更新

罗湖区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是备受瞩目的深圳一号民生工程,在从去年一直持续到今年的改造工作开展的进程中,市司法局依法严厉处罚小产权房屋律师违法见证,及时遏制房屋产权造假苗头,引导律师依法代理纠纷,为城市更新助力。

服务城市管理:

推广律师驻队让法治思维融入城市管理

律师驻队模式已被全市绝大部分街道执法队采用,在整治超门店经营、乱摆卖等市容环境秩序顽疾中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市司法局联手市城管局继续深入推广律师驻队模式,扩大律师驻队覆盖率。律师驻队模式是通过购买服务聘请专业律师常驻街道城管执法部门,律师随队执法、审查执法程序,推动城管执法向严格规范文明转变,以此全面提升法治化水平,让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融入城市管理工作中。

服务百姓民生:

升级法治地图构建便民司法

微信上的深圳法治地图已逐渐成为市民群众通过手机获取法律信息和法律咨询的便捷平台,市司法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值班律师开展全天候免费的在线咨询服务,关注数量增长7倍,有10多个地市司法局到深圳学习经验。

眼下,市司法局进一步扩容升级深圳法治地图项目,为市民群众提供泛在、高效的法律服务,而获取网上法律服务只需在手机微信中关注深圳司法微信公众号(SZSSFJ)即可。(林清容 晓马 文/图)

来源:深圳特区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