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司法行政

中山市石岐司法所四举措全面推进人民调解进派出所实现“三亮点四成效”

时间 : 2018-11-08 11:11:23 来源 :
【字体 :

针对基层派出所汇集矛盾纠纷数量繁多、错综复杂、易发多发、公安调解易留隐患等突出问题,中山市石岐司法所在推进人民调解进社区、进商圈、进行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矛盾纠纷调解的新模式,在区内7个派出所全面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将人民调解与公安调解有机结合,实行“公调对接、民调进所”的多种调解主体协同作战、多种调解方式相融合的“大调解”模式,实现了“为公安减压,为法院减负,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收到“纠纷调解到位,维护稳定到位”的良好效果。据统计,人民调解进派出所工作开展以来,共调解纠纷113宗,调解率为100%。

一、聚焦分工衔接,重点确立“四项举措”。一是拓展联动方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区7个派出所全面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由司法所派驻人民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聘请7名律师担任7个派出所的专职调解员,实行365天值班制,为当事人和公安派出所提供相关法律服务。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分工,实现优势互补。明确司法所主要职责是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派驻人民调解员;对重大矛盾纠纷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调解,完善加强调解网络和调解力量等。公安派出所主要职责是设置“人民调解工作室”,配备必要设施设备,并指定专职民警负责与人民调解组织、律师事务所的对接工作,引导通过人民调解途径解决纠纷,做好纠纷移交、秩序维护、安全保障等工作。通过分工配合,将派出所的刚性执法优势与司法所的柔性治理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基层治理向“善治”方向发展。三是优化联动程序,保障工作规范高效。公安派出所接处警发现、受理的民间纠纷,适合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治安案件、刑事和解案件等,均可交由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上述纠纷由民警进行先期处置调解,调解不成的移送人民调解工作室。对于调解过的纠纷,专职民警和人民调解员需跟进回访,通过事后回访、跟进反馈,确保矛盾纠纷妥善解决。四是强化日常管理,确保工作实效。明确要完善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召开司法所、派出所、所属社区等的联席会议,通过构建沟通调解平台、建立重点矛盾纠纷化解会商制度等,加强协作配合,联动部门各司其职,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建立业务考核机制,加强业务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延伸“两所联动”工作触角到社区居委会,实现纠纷分流化解。

二、聚焦支撑保障,突出体现“三个亮点”。一是强化了派出所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相互保障。派出所在强化物质支撑、执法保障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对调解工作的业务支持,对每一起需移交调解的案件,在移交前,民警都把前期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矛盾焦点以及当事人的心理动态、性格特点通报给调解员,特别是一些有上访前科、容易激化矛盾的案件,提前制订调解方案。同时,人民调解员驻所工作,避免了民警逾规越权。二是引入了矛盾甄别机制。对由110接警、群众报案等方式汇集到派出所的纠纷警情,由派出所民警先期出现场、记笔录、固定相关证据,然后根据警情性质进行甄别。对属于因民间纠纷、家庭矛盾等因素引发的警情,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基础上,做好登记后,移交驻所调解员进行调解;对不适合调解或法律法规规定由专门机关解决的,告知当事人或移交到相关部门解决。三是建立了律师事务所与派出所结对制度。由司法所牵头联系律师事务所与派出所结对,律师事务所派遣律师入驻派出所现场办公,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法治宣传以及法律援助等,并参与疑难纠纷的调处,强化了矛盾纠纷化解中的法治思维运用。

三、聚焦矛盾化解,着重实现“四个成效”。一是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基层派出所是各种社会矛盾纠纷的“汇聚地”,而许多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往往具有较强的调解诉求,希望能找个地方说说理,有权威机构进行调解并对调解结果进行认定。人民调解工作室的成立较好地回应了群众的此种需求。二是有效消除矛盾纠纷潜在隐患。单纯进行行政处罚,案子处理完了,容易留下症结,极易导致矛盾纠纷的反复甚至扩大化。以人民调解员进驻派出所工作为桥梁,公安、司法、社区居委会联调联动,大大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处结率。民警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当事人的言行加以规范,调解员从情理角度协调双方互谅互让,当事人省心、省力、省钱,得到了尊重更易于达成和解,减少社会戾气、增进社会和谐。三是有效减轻了基层民警的压力。人民调解员源于群众、面向群众,能够发挥民情观察员、信息联络员作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工作,有效缓解了民警为调解纠纷被占用大量精力的压力,缩短了巡逻民警在现场处理纠纷的时间,解放出的警力提高了派出所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预知、研判能力。四是有效增强法治宣教效果。调解员的现场说法和个案调解,有效增强了当事人法律知识,收到调解一案、宣传教育一片的效果,实现真正的多方共赢。

来源:中山市司法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