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司法行政

他们,是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狱(戒毒)人民警察

时间 : 2023-08-08 09:40:59 来源 : 广州市司法局
【字体 :

他们,是从监狱、戒毒单位抽调到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延伸执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任务的人民警察。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根据刑罚执行一体化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市属监狱戒毒警察在延伸管教工作中的专业优势,助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不但要 “管得住”,还要“管得好”“管得牢”,不断探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径。

“释法人”

延伸管教工作,要做到对社区矫正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明辨是非、心服口服,才能促使其真心悔改。劝人迷途知返,也是每个执法人的职责所在。“打铁还需自身硬”,他们通过提高法律专业知识和法治素养,坚守公道正派和廉洁自律,努力提高作为社区矫正执法者的自身修养,确保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公正、文明。

无论是在教育课堂,还是查访谈话训诫,他们都不忘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深入剖析身边触手可及的鲜活案例,教育引导矫正对象敬畏法律、反省自身。

nEO_IMG_p1-他们,是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狱(戒毒)人民警察 .jpg

社区矫正对象徐某,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缓刑一年。徐某二十出头,初中文化,独自在穗务工,因轻信他人利诱出借银行卡最终获罪入刑。报到入矫时,徐某仍浑然不知其违法犯罪的严重性。他们贯彻初始谈话工作制度,因材施教,通过一问一答向其解释各项法律文书含义,深入浅出解读各款法律条文,使得徐某如梦初醒。自此徐某自觉配合各项监管措施,在缓刑考验期内重新选择了一条积极的人生走向。

“引路人”

社区矫正对象往往法治观念淡薄,为提高矫正成功率,他们在做好执法者的同时,也要做监管教育的引导人。在日常交流中,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和人文关怀,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痛改前非。不少矫正对象在接受教育引导以后,能自觉以实际行动改过自新,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的还把自己教育转变的体会分享给身边人。

nEO_IMG_p2-他们,是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狱(戒毒)人民警察 .jpg

社区矫正对象植某,因年轻气盛触犯法律,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刚开始,他并不服从管理,行动拖拉。他们通过半年多的集体教育及线上平台教学,帮助引导植某的思想认识产生转变提高,他感觉不可再自我荒废,并时常告诫一同接受社区矫正的其他人,要多参加各种集体教育,认真学习,“可能有一天,就会突然发现人生有着更大的意义”。三年来,植某先后13次应邀到不同街镇司法所,“现身说法”鼓励其他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重新做人。

“贴心人”

社区矫正对象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思想包袱和精神压力,认为自己已是罪犯,感到前程暗淡,对生活失去信心。少数性格孤僻或身患病痛的人,心中的负能量更易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通常表现为抵触甚至拒不配合社区矫正。

他们察通过实地查访,贴近矫正对象生活,摸清其个性特点、犯罪情况、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用真诚与耐心千方百计打破闭环,尽最大可能教育引导矫正对象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他们在其矫正期内按管理类别定期查访,结合不定期随访,动态跟踪及时研判,巩固矫正成果。

nEO_IMG_p3-他们,是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狱(戒毒)人民警察 .jpg

社区矫正对象黄某,因盗窃罪被判缓刑一年。他刚刚迈向社会就失足犯罪,受的打击很大,整日意志消沉,对人生失去追求,与父母关系僵化,对社区矫正有抵触情绪。他们在查访谈话时,发现其大学毕业曾在深圳一家公司做过助理工程师,便顺势鼓励黄某,帮他树立自信心。经过几轮心贴心的沟通帮教,黄某看到了自身价值,消除了自卑感,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很快便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还主动帮助母亲做家务,照顾生病的父亲,一家人重拾和睦幸福。

“守护人”

引导社矫对象顺利回归社会,除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和相关管理规定外,还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引导,既要让刑罚执行有力度,以要让教育帮扶有温度。他们通过了解社矫对象状况,强化矫正小组职能,协助司法所,联动村居工作人员、辖区民警以及社会工作者,加强线下线上沟通、协作,有效增强教育矫治合力,提高教育帮扶质量,促进社区和谐。

nEO_IMG_p4-他们,是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狱(戒毒)人民警察 .jpg

社区矫正对象申某,因盗窃罪被判缓刑八个月。社区矫正期间,申某在工作中不慎被车床机器割伤右手,工作单位怠于履行工伤赔付责任,申某经济拮据,担心延误治疗、影响康复,更为以后的生活担忧,思想负担很重。他们在个别教育中获悉上述情况后,主动关心其伤情恢复,帮助引导其依法维权,最终申某通过司法调解获得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工伤赔付等合理赔偿,解决了治疗和生活的后顾之忧。

社区矫正对象饶某,因寻衅滋事罪被判缓刑一年二个月。饶某在社矫期间失业,经济压力大,夫妻关系紧张,经常吵架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某日,饶某未按规定时间提交定位信息,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他们核查发现情况异常后,立即前往饶某住所实地查访。原来,当天上午,饶某与妻子发生激烈争吵,将手机摔碎,无法上报定位、通话。在实地查访过程中,他们调解缓和了双方情绪,帮助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式,促进饶某夫妻互相打开心结,重归于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