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司法行政

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时间 : 2023-10-30 15:14:39 来源 : 肇庆市司法局
【字体 :

202394日,当事人到肇庆市怀集县怀城司法所送上了一份“尽职尽责、为民解忧”的锦旗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nEO_IMG_p1-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怀城司法所收获锦旗。肇庆市司法局 供图

原来怀城司法所运用包公“和解文化”理念,又成功调解了一宗损害赔偿纠纷,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据了解,肇庆市深挖包公历史典故背后的“和解文化”,总结推出“以和为贵、致力中和、别中求和、和而不同”四大调解理念,把包公“和解文化”元素融入人民调解实践中,推动包公“和解文化”传统精髓与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法手段,构建预防为首、调解为主、高效率低成本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1-9月,肇庆市各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6017件,成功调处6010件,成功率99.88%

nEO_IMG_p2-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由于历史原因,有个房屋纠纷案一直没有得到顺利解决。

上世纪70年代

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均比较困难,李海生(化名)与李志华(化名)堂叔侄商量后共同盖一间土木结构的房屋一起居住,后来两人经人介绍后,都分别成家立室且婚育有子女。

1994

1994年,李海生提出将原有的房子按照21划分,李海生若今后建房子则以门口为坐向,向左边空地延伸,补回同等面积,但李志华的妻子不同意此方案,双方遂产生纠纷。

nEO_IMG_p3-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图源 肇庆市司法局

期间,李志华及其妻子到所在的凤岗镇维稳中心申请调处,也曾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因为证据不足、要求补偿数额过高,此纠纷一直无法化解。

之后李志华的妻子多次到县法院、信访局、政府部门闹访,也多次到市、省上访,成为一名“人见人愁”的老信访户。

公平公正是包公“和解文化”的精髓灵魂,是解决棘手矛盾纠纷的秘诀。

2022年,凤岗司法所和村级调解员秉持包公“和解文化”中“以和为贵”理念,先做通李志华的两个儿子的思想工作。

nEO_IMG_p4-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图源 肇庆市司法局

同时瞄准矛盾焦点、精准对接源头,多次分别召集双方进行调解,积极运用“以和为贵、致力中和、别中求和、和而不同”四大调解理念,从法、理、情方面入手,以“调解+普法”的方式在调解过程中对双方切中要害、分析利弊,

情理有机融合,化解了双方积怨已久的心结。

202391日深夜2340分,经过凤岗司法所多次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

在包公“和解文化”的应用下,一宗持续了29年的纠纷终于圆满化解,沉积了多年的矛盾纠纷一朝化解!

怀集县凤岗司法所蔡海聂这宗矛盾纠纷前前后后29年,不知道经历多少次的调解,不知道多少人从黑头熬成了白发,现在运用包公“和解文化”理念,终于调解成功了!

这宗矛盾纠纷前前后后29年,不知道经历多少次的调解,不知道多少人从黑头熬成了白发,现在运用包公“和解文化”理念,终于调解成功了!

nEO_IMG_p5-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您看,这猪圈终于又弄好租出去了!”近日,村民刘喜(化名)向前来进行案后回访的陈兰芳调解员报喜道。

2个月以前,这片占地2亩的养猪场竟是一片狼藉,刘喜还在为猪场的租赁合同纠纷急得团团转。

由广宁法院法晖退休法官调解工作室选派的陈兰芳调解员,利用法律专业知识,现场给双方当事人上了一堂“普法课”,还对猪场租赁以及创业的风险防范进行法律层面的分析,案件成功实现就地化解,保障了村民收入。

肇庆市司法局人民法治科还介绍,运用包公“别中求和”调解理念,针对医患、金融、道路交通、知识产权、商事等专业领域纠纷,引入专业力量化解专业领域矛盾纠纷。

选聘退休法官、律师及行业专家担任调解员,建立131人的“调解专家库”,成立7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造“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诉源治理品牌,实现“调解一起纠纷,解决一批问题,预防一类矛盾”。

基层矛盾多以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人际冲突为主,治理基层矛盾重在抓早抓小。

nEO_IMG_p6-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图源 肇庆市司法局

731日,“关梅兰调解工作室”在怀集县大岗镇正式挂牌成立,该工作室的成立是传统调解组织形式的创新发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坚持包公“以和为贵”调解理念,依托肇庆市乡村熟人社会中“以和为贵”“以情为重”的特点,推动以个人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先后涌现了高要区“明贤调解工作室”、四会市“李志文个人调解室”、怀集县大岗镇“关梅兰个人调解室”、端州区“肇阳律师调解工作室”、大旺高新区龙湖社区“红色和事佬”等一批调解特色品牌,以群众话讲大道理、以土教材讲硬道理。

nEO_IMG_p7-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红色和事佬”调解队伍正在议事。肇庆市司法局 供图

nEO_IMG_p8-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2023823日,肇庆市司法局印发《肇庆市司法局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人民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推动包公“和解文化”理念运用到各个调解实践,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一网络四机制”大调解工作格局,为加快构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新动能。

nEO_IMG_p9-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村(社区)法律顾问举办法治讲座。肇庆市司法局 供图

肇庆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科负责人还介绍,法律顾问在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充当着普法导师、“消防员”、调解员、宣传员、裁判员等多重角色,因熟悉社情民意、贴近民生,在日常纠纷中巧用包公“和解文化”为群众提供专业、中肯的法律服务,使法律服务更接地气,实现群众需求与法律服务“零距离”。

在村(社区)法律顾问看来,运用包公“和解文化”为群众提供专业、中肯的法律服务,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困,切实提升了基层群众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nEO_IMG_p10-坚持29年!这桩纠纷终于调解了…… .jpg

△矛盾双方在司法所的调解现场。图源 肇庆市司法局

下帅乡某某村村民 陈梅新以前碰到法律难题,想跟律师面对面交流很难,现在律师经常到村里坐班随时可以。平时还可以通过微信、电话沟通、预约我们村的法律顾问,有些难题很快就轻松化解了。

“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告诉他们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个人权益、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烦心事,我想这就是我们法律顾问的意义所在。”下帅乡某某村干部谭天乐说。

下帅乡司法所所长村(社区)法律顾问,让群众、干部近距离就能享受到专业免费的法律服务,法律顾问多跑腿、群众就少跑路;法律顾问多谋划,群众就少困扰,真正实现了法律服务群众“零距离”,既扩大了群众知晓度,也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据了解,2023年以来肇庆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累计提供法律服务18769件(次),其中提供法律咨询13257人次、开展普法宣传4164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210份、参与人民调解116件、办理法律援助32件,其他法律服务事项990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