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演唱会现场,他们保障现场秩序和卫生;与流动摆摊商贩打交道,他们柔性执法、首违不罚显温度;远程巡查,他们运用科技手段,以“智慧大脑”赋能城区管理更高效……这些是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工作日常。
今年以来,龙岗区龙城街道围绕“绿美龙城、首善之街”的目标定位,改革创新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清单”明职责、“一套机制”强效能、“一个阵地”集资源、“一个导向”定方向“五个一”新举措,全方位提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龙城街道在龙岗区综合行政执法执行力考核长期保持优秀行列,在今年上半年全市首次市容环卫指数测评位居全区第一、获评全市A+。这份成绩单背后,是龙城街道全面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地见效的成果。
龙潭公园
“一张清单”明职责
475项执法事项推动履职能力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五月天、林子祥、李荣浩、张杰等歌手演唱会在深圳大运中心开场,吸引大批歌迷观众入场观看,带动龙岗周边“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领域消费增长。
承办万人规格的大型活动,往往是考验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时刻。
为了确保演唱会期间的安全和秩序,龙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巡查常态化、管理无盲区”为工作开展原则,精心制定详细的保障方案,为演唱会顺利举办全方位保驾护航。
在充分总结借鉴过往大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龙城街道深度应用“信息指挥平台”,通过系统大数据科学分析以制定活动保障预案,科学部署各队执法巡查力量,集中力量在地铁口、检票口及重点路段进行巡查。
演唱会期间,龙城街道联合兄弟街道有效补足执法力量,与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动协作,结合人流热力图及摄像头监控,对演唱会场馆周边及乱摆卖频发的重点路段市容状况进行监测,及时清理场馆及道路周边流动摊贩及其他阻塞交通的占地经营行为等,确保演唱会期间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为场馆周边提供清朗有序的观演环境。
重大活动期间综合执法保障工作,只是龙城街道执法队伍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地处基层一线,街道一线城管执法攻坚任务繁重。在深圳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职权的实施清单中,就包括18项行政执法权、475项执法事项。
结合该清单,龙城街道对综合行政执法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制定执法事项清单,严格依照清单执法事项履职,使执法开展更为清晰明朗、更为规范专业,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效率。
“一套机制”强效能
“街区制”精细管理推动老街变身时髦地
手捧一杯咖啡,穿过摩登现代咖啡形状的装置,邂逅五颜六色的创意,逛文创市集,在街心舞台听乐队弹唱,氛围感十足,文艺范交织咖啡香……
位于龙城街道的鸿基商业街面貌全面换新,迎客不断。这条全长约260米、宽约18米的小街巷中,“藏”着12家各具特色的咖啡馆,由此被誉为龙岗“咖啡一条街”。
没有摊贩占道和出店经营,路面清爽整洁,街面环境明显改善,沿街商铺门整齐有序……如今,这条启用二十多年的老商业街摇身一变为更年轻、更时髦、更好玩的时尚文明街,成为城区最具烟火气的地点之一。
老商业街变身的背后,得益于龙城街道对该街区密集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龙城街道执法队联合吉祥社区及街区,对鸿基商业街进行管理提升,通过门店巡访及不定期检查督导,促进对鸿基商业街“软硬件”双提升,焕发出新活力。
在龙城街道,这样正在蝶变的街区还有很多。龙城街道正在辖区探索实行“街区制”城管模式,将街道辖区划分为31个街区,按照“管理精细到点、责任落实到人”的原则,精细化治理街区环境。
在每个街区,龙城街道分别设置街区长,依据作业量合理分配150名街区员,联合整治450余次、各街区平均每周开展不少于3次联合行动,形成街长包干统筹、街区组长负责及行业监管部门、城管系统、服务企业“联动共治”的工作机制,结合部门、社区、管家、社会四方力量,广泛凝聚起基层市容治理力量。
“一支队伍”管执法
刚柔并济彰显善治队伍活力
校园里,城管“小姐姐”通过动漫PPT、食品安全动画、“三无”食品有奖问答、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们在快乐学习中认识到校外流动食品摊档的危害性,和路边摊说拜拜。
这是龙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女子执法中队走进校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的真实场景。
近年来,龙城街道成立一支由18人组成的女子执法中队,成为城管战线一道亮丽风景。该支队伍将发挥女子执法队员亲和力较强等优势特点,打造“温柔执法”“微笑服务”特色品牌,队员统一着城管制服,文明劝导,充分展现行政执法人员的新形象、新风采,用真诚和温情提升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为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在队伍建设方面,龙城街道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每周五举办“精管善治小课堂”,开展规范化执法、文明执法、舆情应急处置等培训,每周不少于两次定期组织开展“执法大练兵”“夜查小练兵”等队伍训练,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以“传帮带”形式,由执法骨干带动执法新人,实现新老优势互补。
在联动外力方面,龙城街道构建“1+1+N”执法体系,开展“科所队一体化”,由1个执法中队牵头管辖1个片区,联合社区城管所齐力解决N项城市管理执法难题,有效整合起城管科、社区城管所、执法队三方力量开展共建共治。
“一个阵地”集资源
打造“智慧城管”体系提升执法质效
无人机、GPS、对讲机、高清探头、巡查终端……在龙城街道执法信息指挥中心,智慧中心调度系统与公安、交通、数字化城管的监控平台资源共享互通,每日实时更新辖区动态。
这是龙城街道执法队打造“智慧城管”体系,以科技手段赋能城区管理的真实写照。
以查违工作为例,通过指挥中心,龙城街道对信访投诉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违建分布“热力图”,按照违建聚集程度,高亮显示违建高发区域,便于执法人员精准防控,提高查违工作效能。
针对部分违法行为,龙城街道通过智慧中心取证,实现远程和现场执法双重结合。例如,对龙城大道一起擅自占用公共绿地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商业街违法占道经营的商户发送温馨提示短信及警告短信,及时劝导商户改正违法行为,做到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实时保障民生需求;大运中心举办演唱会期间,充分利用路段摄像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化解执法力量难以深入人流密集处的难题。
“一个导向”定方向
柔性执法、首违不罚让执法更有温度
“大爷,没事的,不要激动,这里是不能摆卖的,您是有什么困难吗?”
近期,龙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巡查执法过程中发现一老人于街巷内摆摊售卖商品,执法人员积极与其沟通,告知其不能占道经营摆卖商品,并耐心讲解法律法规。最初,摆摊老人看到执法人员时情绪较为激动,执法人员俯下身子安抚老人情绪。
龙城执法人员在交谈中得知,老人如今已经75岁了,家庭困难,为了补贴家用,老人一大早就从家里拿着这些物品四处询问售卖了。在得知具体情况后,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帮助老人收拾售卖物品,考虑到老人摆摊是为了补贴家庭生活,执法人员对其实行“首违不罚”。
经过长达半小时的劝导后,摆摊老人表示理解并同意离去。“我们也知道这些摊贩生活不容易,这样的类似情况有很多,平时都是以劝导为主。”执法人员说。
这是龙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推行城市管理“柔性执法”“首违不罚”的真实写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
今年9月1日,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将允许街道办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
“路边摊”回来了,如何在执法过程中找准尺度与温度的平衡点?龙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面推行城市管理“柔性执法”“首违不罚”等人性化执法形式,将执法重心倾斜于普法劝改环节,在执法过程中注重对经营者的人性化关怀和疏导,倡导文明友好的执法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快推进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