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龙湖区外砂街道和龙华街道有“潮织小镇”之称,辖区内有毛织产业相关市场主体2400多户,从业人员约3.5万人,年产值达60亿元,产品主要通过跨境电商销往海外。随着毛织市场的逐步复苏,企业的法治需求也不断增长。
记者了解到,龙湖区人民法院外砂人民法庭创新探索“庭所共建”等模式,联动人民调解凝聚合力,全面助力“百千万工程”。2023年,外砂法庭指导、联合各村居调解纠纷970起,联合司法所化解纠纷240余件,联调成功率达97%。
“周女士被拖欠货款有10年之久,加上当时行业不景气,如何实质性化解纠纷对于当事人更为重要。”外砂法庭法官告诉记者,周女士在外砂街道经营毛纱、珠片生意已有10多年,过去,货品交易往往依托简单的货单凭证,客户先付部分定金,剩余款项货到付款。近年来,周女士发现有客户经常拖欠货款,其中,她多次向陈某催讨货款未果,无奈向外砂法庭提起诉讼。收到起诉材料后,外砂法庭法官征得当事人同意,将案件移送至陈某所在街道的龙华司法所,委派调解员陈勇进行调解。
记者了解到,陈某提出周女士供应的货物质量不合格、原告起诉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期等问题,不同意付还货款。周女士则认为,陈某收货时没有及时反馈问题,如今才提起是逃避还款责任,且欠款期间她一直催讨,不存在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眼见调解陷入僵局,我一边联系外砂法庭法官咨询意见,一边根据双方诉求分析利弊。”陈勇告诉记者,最终,一份量身定制的调解协议得到双方同意,陈某需付还拖欠货款,但在能力范围内可分期付款。外砂法庭随即进行司法确认,为这起纠纷画上句号。
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外砂法庭与辖区4个司法所建立诉调对接、集体培训、案例评析、信息共享等机制,联合化解矛盾纠纷超过700起。同时,上线汕头首个基层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整合法庭、司法、综治、村居等各方面解纷力量进行远程调解。
去年,汕头中院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开展“庭所共建”工作的通知》,组织当地基层人民法庭和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开展“庭所共建”工作,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