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司法行政

《南方》杂志专访陈旭东:以法治之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时间 : 2024-04-02 16:34:18 来源 : 《南方》杂志(记者/郭芳 史成雷)
【字体 :

p1-《南方》杂志专访陈旭东:以法治之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jpg

p2-《南方》杂志专访陈旭东:以法治之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jpg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法治的元素备受关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今年的首要工作任务。”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广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旭东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发挥好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

注:以下问题提问方均为《南方》杂志。

夯实科技创新强省法治根基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广东怎样为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法治“加速度”?

陈旭东:广东省司法厅将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着眼广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法治优势,不断激发生产要素活力,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把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转化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跃升的实践和成效。

在完善制造业当家制度环境方面,将研究制定促进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立法项目,加快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条例、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条例、技能人才发展条例等立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在夯实科技创新强省法治根基方面,将加强促进数字化发展、创新驱动发展领域立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条例立法进程,营造最优的科技创新法治环境,助力广东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推动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融合发展。努力推动法治成为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关键要素之一,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在大力推动法律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将聚焦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加快建设与全省产业布局相匹配、产业体系相融合、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法律服务“联企”“强企”“护企”“助企”“利企”机制,推动法律服务资源更多融入实体经济,着力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格局,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法治环境。

在强化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将依法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推动加大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落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二条,优化知识产权案件“四检合一”办案机制;执行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侵权成本;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完善知识产权调解、公证、仲裁、行政裁决、诉讼等多元化纠纷解决衔接机制。

此外,还将在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进一步加大数据产权保护、要素流通、收益分配等立法探索力度;针对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业务场景,开展“沙盒监管”、包容监管等制度机制创新;面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优化律师、调解、仲裁、域外法查明等法律服务,更好服务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法治政府建设形成一系列经验做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请谈谈广东对此有哪些实践?

陈旭东:近年来,广东立足省情促进良法善治,把“人民政府”的政治要求和宪法定位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了一系列生动有效的经验做法。比如,广东推动全省453个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构建“省市县+基层联系点”体系,2023年听取立法基层联系点意见67件次,将“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反馈到政府立法工作部门,让基层的立法声音直达政府;注重抓好决策情况跟踪指导监督,修订《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规定》,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协同开展重点领域联动执法,比如省级土地专项督察、土地山林权属争议案件攻坚化解行动等;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诉源治理”,有效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同时注重运用行政复议手段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和制约,推动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意味着广东人口流动活跃,展示着广东的发展活力、动力和潜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句话概括就是广东机会多、成本低。

下一步,广东省司法厅将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高质量纵深推进广东法治政府建设。一是严格对照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和政府工作规则,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推动加速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二是聚焦“百千万工程”和制造业当家、建设绿美广东、教育强省、海洋强省、科技创新强省等重点工作,提供最优法治要素供给。三是深化广东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让企业家更加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广东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陈旭东:对企业等经营主体而言,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缺少。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与企业同奋斗”,正说明了政府与企业是并肩而行的“搭子”,政府要让企业家更加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近年来,广东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诸多努力。比如,强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法治支撑,深入落实《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大力推进“湾区通”工程,大湾区法律服务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进程加快,现有420多名港澳律师获准内地九市执业;积极推动省级行政职权下放,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运用各种法治手段为经营主体减负松绑。

广东作为外贸大省,同时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对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我们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进一步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和实践先发优势,凝心聚力“建设三个一流,打造一个平台”(建设一流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一流的国际仲裁机构、一流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建设依法治省办牵头的广东涉外法治工作综合平台),推动更多涉外法治领域改革和法治创新事项孕育生长,对外法治交流“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助力广东稳居全国外贸第一大省。

数据显示,广东GDP连续35年居全国第一,2023年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800万户,全年净增172.8万户。这就表明经营主体这一支撑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基础更加厚实,可以说是广东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

让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试验田”走向“高产田”

“粤港澳大湾区”连续八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怎样以高水平法治服务和支撑大湾区打造“一点两地”?

陈旭东:习近平总书记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一点两地”的战略定位,为新阶段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省司法厅将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加快形成创新发展的优势、胜势,让大湾区法治“试验田”走向“高产田”。

去年,广东省司法厅全力打造大湾区法治引擎,推动将266项省级行政职权调整由几大平台实施,高质量完成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粤港系列合作协议等重大事项的法律论证;联合港澳法律部门召开第五次联席会议、举办香港法律周2023“湾区机遇 互惠共赢”主题论坛。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涉外法治工作专班、涉外法治促进中心。深入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法治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亮点纷呈。

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周年。以高水平法治服务和支撑大湾区打造“一点两地”,关键要从优化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发力。为此,广东省司法厅将总结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等政府立法经验,在争取国家授权的同时,立足自身用好立法“工具箱”,重点推进基础性、综合性省级立法,多措并举推进放权赋能,不断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度创新路径。

用好大湾区法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健全粤港澳三地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加快修订大湾区律师执业管理试行办法,推动形成统一的大湾区调解员名册、仲裁员推荐名册;推出更多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典型经验,高标准建设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国际法务区,更好发挥粤港澳法治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要积极开展广东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法治研究,推进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