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籍仲裁员、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陈曼琪,来到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提供仲裁咨询服务。港澳仲裁员首次亮相广交会,陈曼琪深感意义重大。“国家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得很快,给了香港律师很多机会,让我们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能为国家涉外法律服务出一份力,我感到很光荣。”
陈曼琪为外商提供仲裁咨询服务。
“请问仲裁程序是怎样的?”18日上午,在广交会的仲裁咨询服务点,有外商用英语询问。一名身着黑色西装套裙的女子腰板笔直,笑意盈盈,熟练地用英语为其介绍,并为外商派发仲裁宣传资料,身旁的白色智能机器人屏幕上同步显示英语字幕。听完其介绍后,外商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外商提供仲裁咨询服务的是香港籍仲裁员陈曼琪,她还有多个头衔,包括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等。
南都此前报道,本届广交会的“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首次迎来4名港澳仲裁员,为了准时参与此次广交会的涉外法律服务值班,陈曼琪于17日16时许从香港出发,乘坐高铁抵达广州。
“我感到很激动,很光荣!”18日12时许,结束上午值班工作的陈曼琪仍然难掩兴奋和激动。她告诉南都记者,当天上午她为多名外商和本地市民提供仲裁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已经产生的纠纷如何仲裁处理,以及仲裁的具体程序等,“来咨询的人很多,比我想象中更多”。
陈曼琪特别称赞身边的智能机器人“云小仲”,“真是我的好搭档!”除了屏幕上可以显示英语翻译外,对于咨询者有疑惑的仲裁程序内容,也能清晰显示在屏幕上。此外还可以识别身份信息用于立案,并能够当场受理仲裁立案。
第一次以仲裁员身份来到广交会,陈曼琪深感意义重大。“国家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得很快,国家给我们香港律师很多机会,让我们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能为国家涉外法律服务出一份力,我感到很光荣。”
广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从第134届广交会以来,广州市司法局首创在广交会设立“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先后派驻了62位律师、8位公证员和36位仲裁员参加服务,为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客商提供了867次服务,为广交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对话:将“制度之异”变“制度之利”
南都:如何看待广交会设置仲裁咨询服务点?
陈曼琪: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交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对外经贸合作平台,我认为提供仲裁咨询服务能让海外参展商和采购商在接触参展产品的同时,也感受到我国的法治营商环境,令更多国际人士了解到我国不仅经贸在高质量对外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也以高效、专业、和谐的步伐高水平对外开放,日后有机会选择我国仲裁服务,有助于提高仲裁服务的知名度,令我国仲裁服务进一步国际化。
南都:港澳仲裁员首次亮相广交会,对此你怎么评价?
陈曼琪:新增港澳仲裁员到展会中提供咨询服务是一次创新,这不仅体现了广交会秉持高效率、和谐解决法律问题的专业态度,也保障了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融入大湾区,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是必经之路。
在广交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为大湾区法治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港澳仲裁员凭借自身的仲裁经验推动经贸合作,实现法治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南都:相比内地仲裁员,港澳仲裁员的优势在哪里?
陈曼琪:相比内地仲裁员,港澳仲裁员更熟悉普通法,具有国际视野,有着更丰富的涉外仲裁经验,能够提供更方便的咨询服务,令国际参展商更放心达成交易。相信港澳仲裁员的加入,有助于说好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故事,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我留意到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内地的民商事仲裁人才越来越多,不仅专业水平高,而且经验丰富,我很期待内地与港澳的仲裁员未来能通过参加更多像广交会这样的活动,彼此认识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南都:你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融合发展有何建议?
陈曼琪:我既是香港执业律师,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同时在香港和内地都曾参与处理国际仲裁案件,熟知粤港两地在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所付出的努力。
我认为,要在“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起机制,发挥协同效应、互利共赢,需要粤港澳三方通力协作、缺一不可。香港要推广“港资港法港仲裁”,内地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也积极参与高标准国际仲裁规则制定,并向国际推广使用。两地都朝着同一个目标迈进,过程中也需要政策上的顶层设计及协调。
我愿为粤港澳三地仲裁加深交流协作,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将“制度之异”变“制度之利”,尽己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