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深圳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深国仲”)理事与中国企业对话会在深圳前海国际仲裁大厦举行。来自港澳和海外的深国仲理事会理事与50多名中国知名企业代表围绕“国际经济新形势与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聚焦“出海”:理事与中国企业代表深入对话
当前,人工智能、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出海”企业也面临经贸投资纠纷、法律合规风险等诸多挑战,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稳健前行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国际商事仲裁作为解决跨国贸易、投资、金融、海商等领域商事纠纷的主要方式,以其专业、灵活、高效、保密以及能够跨境管辖与执行的特殊优势,在市场经济体系和营商环境指标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悉,根据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深国仲同时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三法域”优势,加大与香港和澳门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并分别以香港和澳门为平台,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服务企业在普通法国家和葡语系国家投资与贸易。
深国仲加快建设在香港设立的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通过深港“双法域”优势互补,以“双规则”“双名册”进一步突出“双城两院”跨境协同的独特优势,为中外当事人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特别是中国企业涉及普通法国家的纠纷,提供“对冲”选择。
2024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次裁定对SCIAHK管理的仲裁案件采取保全措施,标志着“深圳+香港”之间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实践又往前迈进一步。
面向全球:以国际一流仲裁服务企业国际化经营
为能更好地服务中外当事人,满足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防范和争议解决的需求,深国仲持续推动国际化发展。《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在深国仲2025年仲裁员春茗会中了解到,在仲裁案件结构、仲裁员结构、智慧仲裁发展等各方面,国际化水平均有新的提升。
一是案件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深国仲新受理商事仲裁案件14,518宗,涉及争议金额1,422.67亿元,在已公布的仲裁机构中继续位列世界第三。其中,国际商事仲裁案件累计覆盖142个国家和地区,个案最高争议金额超300亿元,为有史以来亚洲仲裁机构解决的最大案件。
二是仲裁员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在2025年深国仲理事会讨论通过的新一届仲裁员名册中,境外仲裁员来源国由114个增加到129个,实现“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经贸伙伴国家全覆盖,并有众多境外“重量级”国际仲裁法律专家主动申请加入。同时,2024年参与深国仲案件审理的境外仲裁员达到338人次,国际仲裁界专业人士在深国仲平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是智慧仲裁水平国际领先。深国仲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升级智慧仲裁系统,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国际仲裁。2024年,实现100%线上立案;首创同步电子送达,覆盖案件10080宗;智能生成中英文仲裁文书180714份。AI技术赋能仲裁的全流程,为当事人提供更加透明、更加高效、更加精准和更加便利的仲裁服务。
此外,2024年,深国仲的一宗国际仲裁案件的裁决依据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被新加坡高等法院承认及执行。在该案中,新加坡高等法院在全球首次确认仲裁机构作出的跨境电子送达有效,对国际仲裁的跨境送达产生深远影响,并将为中外当事人广泛使用深国仲智慧仲裁系统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提供稳定预期。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国际公信力和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深国仲将为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