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行列,从此开启了逐梦法治的人生。
她不是律师,但给社区居民讲了很多关于法的故事,也改写了很多故事的结尾。她不仅是群众身边的法律法规“宣讲员”,更是矛盾纠纷“调解员”,她深知群众对于矛盾纠纷解决的迫切性,为此,她不再局限于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调解室,而是行走于社区各个角落,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她的“流动调解室”。
她是张秀娟,深圳市宝安区一位平凡却又不凡的社区“法律明白人”。
东九巷住户因炒菜油烟问题,菜里被邻居泼洒拖地水,引发双方争吵;十多名工人因未拿到工资尾款,堵在工地门口讨薪,工程车无法进出引发纠纷;一女子因感情问题跑到楼顶哭闹几小时,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工厂拖欠孩子暑期工工资,家长找到工厂闹事发生肢体冲突。
每每遇到这类情况,总能看到张秀娟出现在现场,给当事人普及法律、协调纠纷。
情暖人心
化解矛盾纠纷张正义
工人刘某某等二十余人,因总包方拖欠57.7万元工资并下落不明,无奈之下聚集在工程现场讨薪。
张秀娟赶到现场时,工人们情绪激动,手拿铁锤站在人群中大声吆喝。
张秀娟首先安抚工人情绪,倾听工人诉求,迅速与工人们建立了初步的沟通基础。当了解到业主尚有15万元工程款和8万元质保金尚未支付时,张秀娟尝试从此处入手,联系业主与指定的15名工人代表到凤凰岗社区调解室协调。通过“背对背”的方式分别对业主和15人进行摸底,并且对双方进行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除此之外,张秀娟建议由社区调委会联合警区、网格中队、劳动站召开研讨会,根据掌握的情况,分别对工人、总包、业主三方当事人进行讨论分析,针对各单位提出的问题,逐一攻破。
同时对工人可能出现的集体越级上访、走极端行为、制造网络舆情等风险作出预判,提出应急预案。
终于,业主同意在总包的认可下将未支付的15万元拿出来支付给工人,8万元质保金则视质保期间维修情况而定,如有剩余,再将剩余金额用于支付工资。
在处理社区各方矛盾纠纷中,张秀娟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双方的情绪点和诉求点,灵活运用“背对背”“面对面”等调解法,对各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她总是以解决问题为宗旨,耐心、精心、尽心化解矛盾纠纷,时时刻刻守护在维护社区平安和谐的一线。
法润邻里
筑牢法治根基护安宁
近年来,张秀娟“法律明白人”的身份早已深入社区群众人心。遇到与法相关的问题大家都愿意找她帮忙。
“阿娟,我们家老人订立遗嘱的事想找你咨询下”“小张,能不能帮我找一本民法典,我想学习学习”“娟姐,我跟孩子关系越来越紧张了,想找你倾诉”“张调解员,对方太过分了,无法调解,我要起诉!”……
这些来自街坊邻里的诉求,虽然繁杂琐碎,却都被张秀娟放在心上,每一件她都亲力亲为,全力相助。
为了充实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张秀娟积极投身于区、街道组织的各类线上线下法律培训课程中。
张秀娟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2024年组织开展“每月一主题”法治宣传12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带进了公园、广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带进了工业园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带进了校园。
针对继承问题,张秀娟还联合深圳遗嘱库举办了3场讲座,以生动的案例让居民直观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继承篇相关规定,受众千余人次。另外,她还处理各类诉求239宗,制作调解协议卷宗52宗。
张秀娟始终牢记“法律明白人”这一身份,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被街道评为2023年度“先进个人”,2024年荣获宝安区“四级人民调解员”称号。一路走来,她不断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强大自我、奉献自我,发挥“法律明白人”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凤凰岗社区法治路上的一块“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