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司法行政

《南方》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司法厅厅长陈旭东:为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更多“广东样本”

时间 : 2025-03-11 15:02:06 来源 : 《南方》杂志
【字体 :

p1-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司法厅厅长陈旭东:为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更多“广东样本” .png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司法厅厅长陈旭东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更好发展”“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3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提到“法治”元素。

“我们将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着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使依法行政成为广东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鲜明印记,为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更多‘广东样本’。”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旭东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

锚定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总目标

《南方》杂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请谈谈广东在建设法治政府方面有哪些实践?下一步有哪些具体部署?

陈旭东:法治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建设的主体工程,需要实现率先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以一段内容对此作出部署,突出了加强法治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关系到法治能否落到实处。去年以来,广东锚定法治政府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的总目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动全省各级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在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方面,积极发挥省政府法律顾问职能作用,不断推动完善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深圳出台全省首个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认定标准工作指引,江门发布全省首部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地方标准、首部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白皮书,潮州率先编印镇街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

在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方面,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召开全省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推进会,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广东出台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编制全省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广州、江门在全国率先建立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下放职权事项调整评估指标体系。“粤执法”2.0积极推进部署应用,全省4508家执法主体、9.55万名执法人员上线办案,累计办理案件超221万宗。

在提升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质效方面,持续推进府院联动、行政复议实质性化解协同调处两项机制,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联合举办首次全省行政审判行政复议同堂培训班,目前全省共建有89个府院联动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涵盖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已实现全省行政争议中心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复议官试点,率先提出“行政复议官”称谓,任命74名行政复议官。在全国首发提升自然资源类行政争议预防化解能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年广东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万多件,同比增长五成,超过八成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渠道得到有效化解,实现案结事了。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使依法行政成为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鲜明印记,为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更多“广东样本”。要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切实将法律顾问参与决策过程、提出法律意见作为依法决策的重要程序;加快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意见。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部署,全力打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收官之战;研究起草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协调联动机制的意见,持续深化“粤执法”平台建设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推进“互联网+执法”向“数字智慧×执法”转变。要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深入开展行政复议官试点,推动出台广东行政复议决定履行与监督规定,用好行政复议意见书制度,实现行政复议监督效能向案前案后“双延伸”。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广东的金字招牌

《南方》杂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更好发展”。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陈旭东: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广东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们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用法治手段不断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和企业发展动力,持续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比如,印发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标杆区的工作方案,推动23项省级行政职权委托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实施。组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清理工作,全省废止法规规章2部,废止政策文件69份、修改17份。创建“亮码入企”系统,开展涉企乱罚款问题专项整治。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2024年全省受理涉企行政争议近万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4亿元。部署开展全省“民法典宣传暨优化营商环境”普法宣传活动,组织“政企对话会”,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振兴、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发展等条例。进一步优化“无事不扰”、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等监管机制,不断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监管环境,研究制定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意见,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亮码入企”、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等制度,积极探索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

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暖实力”

《南方》杂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广东在此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陈旭东:公共法律服务是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举措。我们聚焦新征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重点任务,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暖实力”。

比如新修订《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便捷法律援助申请,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援助制度,最大限度便民利民,让每一名法律援助申请人、受援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升级,发布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印发司法鉴定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78家司法鉴定机构通过国家级资质认定和认可。

下一步,我们围绕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到基层实体平台设立服务窗口或联系点,进一步充实服务内容;持续推进公证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加强仲裁行业监督管理,健全仲裁和司法的日常工作协作机制;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质量体系建设。探索更多市场化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加快构建市场运作为主体、政府兜底保基本的法律服务供需格局。深化访调、诉调、警调、仲调等多调对接机制,推动形成更多新时代广东调解工作法。做好新修订的《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学习宣传贯彻,深化法律援助“一群体一品牌”建设,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让法治惠民生增福祉更加可感可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