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司法行政

全国先进工作者胡健仪:扎根中山基层的司法调解人

时间 : 2025-04-30 15:33:51 来源 : 南方+(记者 梁诗婷 廖冰莹)
【字体 :

4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山市西区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中山市司法局西区司法所)主任胡健仪便是其中之一。胡健仪表示,这份荣誉属于胡健仪调解工作室里的每个人,也属于每一位为基层治理默默奉献的中山人。

在中山市西区街道,提起胡健仪的名字,许多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在司法调解的基层战场上,这位扎根基层十余年的司法工作者,用专业与温情化解了无数矛盾,成为了群众与法律之间的桥梁。

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再到成立胡健仪工作室为民调解,她用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生动诠释了先进工作者的责任担当,用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理念。

nEO_IMG_p1-全国先进工作者胡健仪:扎根中山基层的司法调解人 .jpg

胡健仪。南方拍客 梁诗婷 供图

“用脑判案”到“用嘴沟通”

胡健仪与司法的缘分始于1999年的高考。

“当年高考扩招,填报志愿规则改变,我的成绩处于二本较高分段,在老师的指引下,我结合自身分数优势,选择了广东一所高校中录取分数相对较高的法律专业,就此开启了与法律相伴的旅程。”胡健仪回忆,2003年,毕业后的她备考了司法考试,同年11月进入法院工作,成为一名书记员。

初入职场,为了适应庭审记录的高要求,胡健仪硬是用两周时间自学输入法,通过记指法跟上打字速度。这段经历不仅磨炼了她的专业能力,更让她深刻体会到司法工作既要严谨,更要高效。

胡健仪在法院一干就是12年,从书记员也变成了审判员。2015年,她调任至西区街道司法所,自此开启了司法调解工作的新篇章。于她而言,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再到调解员,变的是从“用脑判案”改为“用嘴沟通”,而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

彼时,基层调解力量薄弱,西区司法所仅有3名编制人员,却要服务14万人口。胡健仪意识到:单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社会参与。2015年,西区街道以她名字命名的“胡健仪调解工作室”正式成立。

初组工作室,胡健仪既要转换身份,倾听群众的心声,引导群众表述诉求,也要管理团队,手把手教成员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做好调解工作,做到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老百姓对很多法律专业知识是不理解的,作为调解员,我们要用接地气的方式跟他们解释,并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胡健仪说。

nEO_IMG_p3-全国先进工作者胡健仪:扎根中山基层的司法调解人 .jpg

2024年,胡健仪的调解工作室办结信访案件444宗、一次性申诉求决类化解率达96.18%。受访者供图

为了将调解网络延伸至基层末梢,十年来,胡健仪的调解工作室汇集了专职调解员、兼职调解员,并赋予群众“法律明白人”身份加入工作室,甚至还吸纳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士。如今,这支队伍已从最初的9人扩展到近百人,形成了“专职+志愿者”的多元调解力量。

2024年,胡健仪的调解工作室办结信访案件444宗、一次性申诉求决类化解率达96.18%;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61件,成功率超98%,有效解决群众诉求和困难,减少了社会矛盾的积累与激化,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基层调解,“灭火”更“防火”

调解工作千头万绪,遇到的案件形形色色。

“很多年前,一名产妇二胎分娩后孩子脑瘫,妻子成植物人,纠纷金额巨大且涉及医疗鉴定等众多问题。”调解初期困难重重,但胡健仪没有放弃,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利,妥善处理了复杂的医患关系。

历经4年,该案件成功调解结案。如今,当事人与她结下深厚情谊,还自愿出资帮助打造多功能调解室。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一场因手续不全引发的“美食节冲突”,双方从上午9点争执到凌晨3点。“上来就扔水瓶,情绪异常激动。”胡健仪见势并不慌,耐心安抚和处理,并协调多方介入,最终让开发商意识到过错,合理赔偿商户损失。

小到因衣物晾晒遮挡视线、泼水引发矛盾等邻里间琐碎纠纷;大到对于工亡、非因工死亡等纠纷,胡健仪团队都能迎刃而解,并与多部门紧密协作,形成默契的调解小组,高效处理案件,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

在胡健仪看来,基层调解不仅要“灭火”,更要“防火”。在基层调解过程中。她通过推行“三到位一处理”原则解决了众多基层矛盾: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不合理的解释到位、困难的帮扶到位,违法行为依法处理。

“能调解的纠纷,我们力求一次性搞定,让群众满意;无法调解的,我们也会联合相关部门向群众解释到位,明确合理诉求与不合理之处,并详细告知群众维权途径。”胡健仪说。

nEO_IMG_p2-全国先进工作者胡健仪:扎根中山基层的司法调解人 .jpg

胡健仪调解工作室。南方拍客 梁诗婷 供图

基层最缺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为群众获得触手可及的服务。凭借在司法调解领域的突出贡献,胡健仪先后荣获2017年度中山市十佳人民调解员、中山市第一届十佳政法人物、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

2025年,胡健仪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她看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对所在团队、单位的肯定。展望未来,胡健仪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同时,也希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司法调解中,共同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