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霞山区司法局东新司法所所长陈恬恬在多年社区矫正工作中,坚持“惩教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探索、守正创新,总结出“春、风、化、雨”四字工作方针,成功实现了辖区社区矫正对象“零”重新犯罪的目标。她连续两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01
“春”暖人间——以温情消融心灵坚冰
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在于破解“心结”,推动其从“被动矫正”转向“主动改变”,真正激活向善的内驱力。
陈恬恬发现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化名)因腰椎病和债务问题陷入深深的自卑与消极情绪中。她创新实施“闪光工程”,通过细致观察,发现李某某有做事认真负责、守时守信的闪光点,特意安排李某某负责活动组织工作,鼓励重拾财务专业技能,发展茶艺等兴趣。最终,在陈恬恬持续的鼓励和引导下,李某某不仅重新找回了自信,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工作。
陈恬恬将社区矫正对象比作“早春冻土”,认为只要持续给予温暖,终会松动发芽。正如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所言:“虽然腰挺不直,但我的心能挺直了。”
李某某的蜕变,只是“闪光工程”众多社区矫正对象重拾信心与价值感,实现转变的一个缩影,更是社区矫正工作“春风化寒”力量的生动诠释。
02
“风”正帆悬——用规范筑牢矫正根基
社区矫正,既要有温度,也要有力度。
陈恬恬始终坚持“刚柔并济”的原则,带领东新司法所建立“三查一核”机制,依托广东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实现精准监管。“三查”即每日随机抽查20%对象,每周核查高风险对象,每月检查全部档案;“一核”即结合“雪亮工程”实时信息化核查,确保监管无死角。
此外,陈恬恬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制定分类教育方案,经济犯罪侧重法治教育,暴力犯罪强化心理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注重家社联动等。
03
“化”茧成蝶——用技艺引导回归之路
陈恬恬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坚持因人施教、精准帮扶。
她常常谈到:“要让社区矫正对象真正融入社会,必须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重拾生活信心。”这一理念贯穿于她的每一项工作中,也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里。
2024年8月26日,东新司法所举办“茶韵修身·匠心传承”培训,邀请茶艺师为社区矫正对象授课,讲解盖碗泡茶技巧,重点解析“醒茶”要领。社区矫正对象们练习“凤凰三点头”等技法,现场茶香四溢。培训不仅让社区矫正对象掌握了实用技能,更通过茶文化的熏陶,帮助他们培养耐心、专注的品质,实现了“以技促改、以文化人”的矫正成效。
技能培训和人文关怀深度融合,让社区矫正对象在掌握谋生技能的同时,重塑人生价值,为回归社会铺就坚实道路。
04
“雨”润无声——以真诚唤醒向善力量
陈恬恬倡导“柔性矫正”工作法,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更注重人文关怀。她高度重视心理疏导工作,致力于帮助矫正对象重建健康心态。
社区矫正对象王某某(化名),离异后独立抚养两名子女且为残障人士。在初次接受矫正期间,王某某情绪低落,心怀怨恨。面对王某某的特殊情况,陈恬恬没有采取简单的说教方式,而是主动深入其家庭,耐心聆听其心声。通过持续的家访,了解到王某某遭受网络暴力攻击、沉迷于不良信息等问题。
为此,陈恬恬制定了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在上门家访时为孩子送去牛奶,关心他们的成长;引导王某某正确认识自身错误,制定合理的罚金缴纳计划;鼓励其积极就业,传授应对网络暴力的有效方法。在陈恬恬的不懈努力下,王某某逐渐摆脱了心理阴霾,重拾信心,经营鱼摊并积极拓展网络销售渠道,展现出崭新的生活面貌。王某某的转变印证了陈恬恬“真诚关怀+专业帮扶”的理念,让迷途者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