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司法厅举办省直司法行政单位“初心故事荟”活动,邀请司法行政党员代表讲述“初心故事”。他们围绕“我的初心故事”主题,以生动真实的故事情节和朴实鲜明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讲述在党为党、忠诚为民的“初心故事”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个人感悟。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惠州律师协会、惠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天湖的“初心故事”。
舍得情
惠州律师协会、惠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李天湖
我是一名党员律师,执业已经26年了,入党誓词和律师誓言早已深深烙在心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铁肩担道义,丹心为人民”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去年6月,年过半百的我报名参加了“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我想,再不报名,我就会因为超龄而留下一辈子的遗憾。为圆法援梦,几经辗转,我终于如愿来到了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开展为期一年公益法律援助工作。
威信县以苗族、彝族、汉族为主,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国家级贫困县。刚到威信,语言障碍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大多数威信人不会普通话,即使是普通话也一点都不“普通”。咨询法律问题时,我需要反复跟他们确认几次才大概明白诉求。
不久,我认识了一个司机朋友。为了熟悉当地语言,我经常请他吃饭、喝酒、聊天,他也邀请我到他们村里吃饭,村民很喜欢我到村里去跟他们聊天、解答法律问题,把我当成了亲人、朋友。村里一有什么红、白、囍事,他们都会邀请我过去吃“杀猪饭”。很快地,我就能听懂他们的”普通话”,还学了些常用的少数民族语言。
在威信,交通出行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提高工作效率,我把自己的越野车从惠州开到了威信。
去年8月,我接到一个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指派。受援人因另案在云南省昭通监狱服刑,家属告诉我,开庭前因监狱会见系统升级,暂停家属会见,无法办理案件委托手续,受援人家属很着急。第二天。我自己开车当天往返,9个多小时的车程,用律师会见方式顺利办好了案件委托手续。
受援人家属握着我的手说“李律师,你太好了!”看着家属眼中泛着泪花,那一刻,我明白,自己做的事情虽然很简单,但对他们来说很不简单,这就是雪中送炭!
走近威信群众,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到他们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让社会在稳定中发展,让人民用法治维权,更是我们律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曾接到一个交通事故案件,受援人有一对很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因为这次交通事故失去了其中一个女儿,他感到很绝望。在代理案件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开导他,积极争取赔偿,让他重拾生活信心。把受援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为他们所想,替他们所急,就是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也没有置身事外,我积极参与了威信县的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帮助运送物资、人员,进村宣讲法律、政策,下乡去看望扶贫点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关心和物资帮助。
一年间,我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5件,挽回损失70.76万元,受惠群众178人,开展普法宣传9次,提供法律咨询一千余人次,还被县政府聘请为义务“常年法律顾问”和“规范性文件审查咨询专家”。
在我们“1+1”法律援助律师群体里,有为公益法律援助献出生命的律师,也有连续干了八年把青春献给了公益法律援助的律师,还有在海拔4000米以上连续做了三年公益法律援助的律师……但是,跟贫困山区的法律服务需求相比,律师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希望有更多律师加入到“1+1”志愿者中来,让更多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法治的温暖。这一年的法律援助工作,成为了我的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威信的同事、朋友,还有威信的杀猪饭、包谷酒,都成了我的牵挂和美好回忆。这是我的一载法援梦,一生滇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