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司法行政风采

我和政法70年丨“五十年政法人生,我同禁毒结下不解之缘”

时间 : 2019-10-17 09:40:59 来源 : 广东省司法厅
【字体 :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但光靠专门机关工作不能完全遏制毒品蔓延

于是

禁毒社会组织及禁毒社工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来听听广东省司法厅原副厅长、巡视员、省政府原参事曾添贵讲述禁毒社工的故事。

我为什么同禁毒社工结缘?得先从毒品害死我爷爷谈起。

我的祖父曾少堂是远近闻名的老郎中,教书育人,行医治病。但自从鸦片入侵后,他便染毒抽大烟,临终手拿烟枪,烟枪掉地,撒手人寰。从此,家庭潦倒,年幼的父母亲由奶奶带着行乞(母亲是童养媳)。父亲13岁便外出打工谋生,我们兄弟姐妹都没见过爷爷。

毒品害祖父之仇,永生不忘。我心中早早埋下禁毒种子:长大有机会参加禁毒斗争,挽救遭毒品危害的人群。

毒品祸国殃民

毒品是人类公敌。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炮艇打开中国国门,大批毒品走私入境,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据史料记载,仅1852年,英、荷等欧洲国家走私入境鸦片48600箱,每箱50公斤,抽走白银800万箱,相当于国库90%,爱国政治家康有为哀叹清朝“膏血即竭”“腊枯而死”;梁启超指出,清朝将“凋疗以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至1952年开展三年禁毒,中国成为无毒国。

改革开放后,受国际毒潮泛滥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本禁绝的吸毒贩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截至2018年底,全国在册吸毒人员300多万,其中广东61.5万,占全国1/5。党中央、国务院实行“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四禁并举方针,对毒品进行坚决斗争。但光靠专门机关工作远不能完全遏制毒品蔓延,发动社会力量,走社会化禁毒道路势在必然,禁毒社会组织及禁毒社工应运而生。

社工不同于义工,社工是一种职业,它是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按照“助人自助”的原则,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是一种非营利性的专业服务。社工起源于18世纪英国,成熟于美国,扩大发展于全世界。

2018年,中国有社工50多万,其中广东6万,内有禁毒社工3000多名。社工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客观要求。

nEO_IMG_1.webp.jpg 

曾添贵为广东禁毒社工骨干讲授禁毒政策法规  2018.12 余爱艳摄

一生禁毒

人生命运时有巧合。我1967年大学本科毕业,经一年多部队锤炼后,被分配到广东省公安厅。从警近30年,一直从事同禁毒有关的多项公安业务。1981年参与搜集材料,起草《关于禁止贩毒、吸毒的暂行规定》,这是广东,也是全国第一部禁毒地方法规。1989年,广东开展以扫除黄赌毒为重点的除“七害”统一行动,我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1993年,我调任广东省公安厅治安处长,巡警总队长,兼任省禁毒办副主任。1994年,广东省公安厅成立除“七害”专业队,我兼任队长,掏毒点、端赌窝,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奋战在同赌徒与毒贩短兵相接第一线。专业队成立一年就捣毁黄赌毒窝点28个,查处“七害”参与人员1468名,缴获毒资及非法所得上千万元。

1997年,我调任省委政法委综治办主任,维稳办主任。1997年至1998年,全省开展禁毒专项斗争,我又兼任禁毒专项斗争办公室(对外称禁毒办)主任。2000年,我交流到司法厅任副厅长,仍然参与对毒犯刑罚改造及吸毒人员戒毒帮教等研究工作。

2014年底,我退出一线,被聘任为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特聘委员,2008年被聘为省政府政法组参事,调查研究、参政议政,一直到2019年离任,也没离开过禁毒及戒毒课题研究。

十多年来,我所提交的政协提案及参事建议20多份,一半是关于加强禁毒斗争,加强对戒毒出所等特殊人郡帮教、建立禁毒教育基地,壮大禁毒社工为主要内容。

五十年政法人生,同禁毒结下不解之缘。

nEO_IMG_2.webp.jpg 

曾添贵同四会市戒毒成功人士交谈鼓励种养创业  2009.11 程传凯 摄

考取中级社工师

我从事的政法工作,同一些社会组织有密切联系,这是贯彻政法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的需要。1993年,我参与筹建广东省维护社会治安基金会(后改为见义勇为基金会)兼任秘书长;1996年兼任广东省警察学会秘书长;2004年参与筹办广东省禁毒基金会,担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至2016年;2006年参与筹建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任副理事长。

20多年的社会组织兼职让我深深休会到,要把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的社会工作做到服务对象心坎上,必须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技巧。于是,我在省社工师联合会李敏兰会长、省社会工作委员会金艳处长的指导和鼓励下,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参加全国社工师资格统一考试。第一年,我仓促上阵三门考试都不及格。第二年我再考,政策法律及社工实务过了,只剩下社会工作综合能力59分。第三年再来,我顺利通过。年近古稀,我成为全省行政级别最高(正厅级)年龄最长的社工师。

边干边学,干到老学到老。

社会工作关于社会支持的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增强权能理论,对我帮助戒毒人员激发内生动力,发动社会各界努力为戒毒出所人员创造良好社会就业生态环境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还运用学到的这些基本理论,总结戒毒成功经验,编写禁毒法治宣传资料。先后主编了《灵与肉的救赎——成功戒毒100例》《迷途归途》《毒戒》等书籍和影视片。对推进社会毒品预防教育起了积极作用,被省社工联评为2018年全省优秀社会工作者,社工联还将聘我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高级督导员。

nEO_IMG_3.webp.jpg 

曾添贵慰问禁毒有功人员苏国维家属  2010 .10 王煜贤 摄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及戒毒出所人员是特殊人群,是最需要社会伸援手给予教育帮教挽救的人员。

我按照省禁毒基金会的分工,于2006年至2009年对五华县大布、东源县灯塔、英德市大站等三个镇村的禁毒工作,以及80多名吸毒人员戒毒出所人员的帮教工作进行督导,身体力行地同吸毒人员谈话教育。被帮教的80多人中,50多人三年内没复吸。我把抓点帮教的实践经验体会进行总结,结合社工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禁毒政策法律,在省禁毒办委托省社工联承办的全省各市禁毒办干部培训班和全省禁毒社会机构骨干培训班上进行讲授。

实践表明,开展公益性禁吸戒毒帮教工作,还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支撑。为此,我积极发动社会向基金会募捐,“厚脸皮”多做工作,争取理解,在兼任上述三个基金会社会职务期间,三个基金会的捐款总收入都分别近亿元。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工作,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