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司法行政风采

陈媛媛:戒毒所里的“年轻妈妈”

时间 : 2019-12-02 09:03:19 来源 : 法制日报
【字体 :

nEO_IMG_1.jpg 

陈媛媛与戒毒人员谈心。

nEO_IMG_2.jpg 

春节期间,陈媛媛跟戒毒人员一起包饺子。

圆圆脸蛋马尾长发,走起路来飒爽“带风”。这是一个敦实阳光的姑娘,即使谈起自己每天面对戒毒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从容淡定,带着淡淡的微笑。尚未结婚却被年纪稍小的戒毒人员介绍“这是我妈”,她丝毫不介意甚至有点小感动:“这说明她认可我。”

她叫陈媛媛,是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特类人员专管大队的民警。所谓“特类人员”,指的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入警6年来,陈媛媛对戒毒人员的认识经历了“坏人——病人——受害人”的转变,也印证了她身为戒毒干警在工作中的成长。

曾常做被攻击的噩梦

起初刚刚分配到特类大队时,陈媛媛内心是抗拒逃避的。“吸毒人员大多为了毒品泯灭人性,甚至无恶不作,感染艾滋病毒的就更是生活作风混乱的人。”在陈媛媛20多岁的有限人生阅历中,她觉得“吸毒人员是违法者,都是坏人”。

因此,她特别忌讳跟这些管理教育对象有任何的肢体接触,害怕面对面与戒毒人员交流,甚至时刻担心被攻击。“那段时间,我几乎每晚都梦见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戒毒人员攻击。”陈媛媛说,从梦中惊醒是常事儿。

其实,刚到所里的时候陈媛媛就听说有“特类大队”,有要好的同事也提醒,年轻女孩子别到那个大队去。“可是,组织安排分配到这儿了,我就得服从。我也一直不敢跟家里说,怕告诉父母后徒增他们的烦恼。”

心里惧怕是一回事儿,日常的工作可是雷打不动要完成的。到特类大队报到的第二天,陈媛媛就要面对面地与艾滋病毒感染的戒毒人员开展工作。“当我戴着手套亲手把药递到戒毒人员手中时,心里纵然再害怕,也强装镇定。”陈媛媛说,一离开监管区,她就扔掉了手套。“赶紧洗手,打了好几遍肥皂,哗哗地冲洗。好像能洗掉什么脏东西似的。”

担心并非无因。2017年,陈媛媛就经历了一次让她后怕的事情。当时,有戒毒人员半夜癫痫发作,口吐白沫浑身抽搐,所医尚未赶到,陈媛媛情急之下帮忙急救处理,给病人嘴里塞毛巾防止咬伤舌头,掰开病人紧握的拳头、拍虎口、掐人中。“救人要紧,这是本能的反应。但是事后还会后怕,万一自己被咬伤、被抓伤,造成职业暴露,被感染了可怎么办?”

储备知识关爱“受害人”

然而,哗哗冲洗的“脏东西”不过是横亘在陈媛媛内心的一道坎而已,需要从心理上拔除。分配到大队后不久,陈媛媛先后接受了多次预防职业暴露、艾滋病防治等相关方面的培训,并通过上网等多方面地了解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包括感染途径、治疗方法,甚至母婴传播阻断等。这些知识的储备正好用于解答她的疑问。

“cd4越高越好,若是低于200需所外就医;而cd8病毒载量则越低越好。”如今的陈媛媛对艾滋病毒相关的专业术语张口就来。也是在不断地接触中,陈媛媛发现,戒毒人员并不都是“坏人”,同时也是“受害人”。

2015年初,特类大队收治了一名20岁出头却已是二进宫的年轻女孩小林。陈媛媛发现,小林成天郁郁寡欢像是有心事,找她谈心也只是偶尔回应。陈媛媛没有气馁,只要一有时间就找她谈心,看到她没有亲友关心,除了所里统一发的基本生活用品外一无所有,又自掏腰包给她买了些卫生巾、面包等。一段时间后,在一次与小林单独谈心时,小林终于开了腔:“我大概也已经没有什么活头了。”这让陈媛媛感到意外,“感染艾滋病毒到病发通常需要十几年时间的发展,小林不过才20出头,怎么就没有了生存意志呢?”

据小林讲述,她初中毕业赋闲在家时被父亲的竞争对手诱骗吸毒,2012年第一次强戒时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回家后又被父母告知,她自出生起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这段时间她时常头晕,就以为自己快要死了。

于是陈媛媛领着小林到所医院重新做了一遍检查,发现她是因为贫血导致的眩晕。陈媛媛把报告单交给小林,又安抚她好好配合,带她锻炼,还申请了牛奶给她增加营养。很快,小林的贫血症状到改善,心情也随之好起来。2016年离所后,还跟陈媛媛保持联系,目前小林已经回到家乡,生活稳定。

收获戒毒人员的真心

放下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成见后,陈媛媛常常主动与她们接触,组织一些包饺子、送卡片、抱一抱等活动,让大家氛围更加融洽,更设身处地的为戒毒人员们解答、解决一些困惑或者问题。

戒毒人员小英有段时间脾气特别暴躁,频频违纪,她的舍友指出她的卫生搞得不好,立刻被指责“搞针对”、欺负人,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发现问题后,陈媛媛主动找小英谈心。在没有外人的办公室里,陈媛媛温和地请小英坐下,关切地问:“是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儿吗?”放下防备的小英这才说:“是因为家里的事情影响心情。”

正是因为陈媛媛在工作中常常换位思考,让戒毒人员认识到,民警对每一个人都没有偏见。所以,她们都喜欢主动找陈媛媛倾诉和解决问题:“我男朋友来信了”“我今天不太高兴”“我这段考核分不够”“我缺东西了”……

接触多了,陈媛媛逐渐走进了戒毒人员心里,甚至有戒毒人员特别骄傲地向新来的戒毒人员介绍:“这是我妈,是我的包室(宿舍主管)。”虽说自己还是个未婚大姑娘,但是陈媛媛从来不介意,还“履行”着“家长”的责任:“广东人的风俗,过年要给小红包,红包里面放钱不合纪律,那我就放上棒棒糖什么的,她们都可高兴了。”

陈媛媛不但赢得了支持,更得到了戒毒人员的保护。10月15日,有一名戒毒人员因为内务问题被民警批评后,撒泼打落水杯,还想动手,陈媛媛立刻上前制止,被戒毒人员一把拦住:“我们拉住她,你们到旁边去。”“这是对我们民警的保护啊。”陈媛媛感动地说,这处着处着就成了朋友了。

“所里成立了以戒毒人员为辅助的‘应急小组’,也有一些防身器械,来应对职业暴露的问题。而来自戒毒人员的真心守候最让人心安。”陈媛媛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