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徐闻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股股长陈小梅从事社区矫正工作6年,她恪守“矫正一个人、挽救一个家庭、和谐一方社会”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她曾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被嘉奖三次,连续5年在公务员年度考评中被评为优秀。
锚定航向:编织监管“安全网”
当前,社区矫正对象较多,监管难度大,教育帮扶质量低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如何“破题”,陈小梅主动作为,联合多部门,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搭建“立体监管帮扶网”,成效凸显:与人社部门联合开展12场职业技能培训;联合妇联、团委开展18次帮扶行动;联合公安机关开展921人次智能化排查;辖区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连年在平安建设考核中获得满分,实现监管“零脱管、零漏管”,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点燃灯塔:照亮重生“归心途”
教育帮扶,陈小梅真用心、用真心,解决了社矫对象一件又一件急难事、家常事,用温情驱散了阴霾。
此外,陈小梅还积极创新教育矫正方式。“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品牌教育活动获司法部推广,带领团队拍摄的《毒祸》《矫途失足“断自由”》等宣传片引发强烈反响,这些创新举措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社矫对象走向新生的路。
勇立潮头:领航智慧“矫正船”
数字化浪潮中,她是敢为人先的“弄潮儿”。当司法行政视频会见平台首次为法院庭审搭建“空中通道”,她开创了全省先例;作为第一批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建设的探路者,她让大数据和AI技术成为监管的“第三只眼”,实时捕捉社矫对象的行为轨迹。
她还是经验推广的“播种者”。3篇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3篇收录进湛江市司法局编印的《矫心正行》丛书,那些深夜撰写的经验材料,在全省、全市会议上分享的“徐闻模式”,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在社区矫正的原野上播撒希望。
她是法治舞台上的“多面手”。她撰写的论文在《智汇社矫》宣传网刊发,引发热烈讨论;多次主持普法节目、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场场气氛活跃。她用多重身份诠释着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者的多元担当。
从“破冰者”到“领跑者”,陈小梅始终牢记入职时的誓言:“以法为盾,守护社会安宁;以爱为桥,接引迷途归人。” 两千多个日夜,她将青春融入社区矫正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凌晨办公室的灯光、炎炎烈日下奔波的身影,都是她奋斗的见证,在社区矫正这条特殊的“归途”上,她用匠心与温情,书写着司法行政工作者的动人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