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却留下了很多人一生的秘密以及对生命和死亡最深沉的思考。
这个房间位于川流不息的惠州大道旁,在惠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里。1张桌子、4张椅子、四周布局的摄像头是惠州市惠州公证处的遗嘱录音录像室的主要设备。
近年来,这里接待过“80后”“90后”,他们不讳谈生死,而是主动安排“身后事”,包括财产传承和情感嘱托。在他们心中,爱恨情仇,不过一份遗嘱的距离。
清明节来临之际,祭奠先人、思索生死再度成为热议的话题。立遗嘱则是在生前了却“身后事”、避免潜在纠纷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遗嘱,人们期望避免亲属乃至朋友间的财产纠纷,同时也是自己敬畏生命的一种“仪式感”。
“他们虽然腿脚动不了,但心里跟明镜似的”
“我的财产一分钱都不要给老二!”有一些人,刚吵完架没多久就来到公证处,气冲冲地说要立遗嘱。
“这种‘冲动型遗嘱’,通常我们会先劝。”惠州公证处公证员李焕棠说,遗嘱依据法律,但同时应兼顾公序良俗,“如果将气头上的话都当真了,就是我们失职了。”
惠州公证处公证员李焕棠。
李焕棠自2018年在惠州公证处工作至今,办理过各种状态下的公证遗嘱。有一宗让他印象深刻:“一位不到50岁的尿毒症患者,人在惠州住院,急急忙忙找到我们加班给他做遗嘱公证。他未婚,在深圳有房产,也有财产,都立给了自己相依为命的弟弟。立完遗嘱几个小时后,他便离世了……”李焕棠说,死亡是无法挽回的,而意外的发生、生命的结束更是从不提前打招呼。“帮助立遗嘱的人依照自己的意愿分配遗产,这样的工作能带给我道德情感上的升华。”
市民在惠州公证处办理公证业务。
“来这儿立遗嘱的老人,有很多是被子女推轮椅过来的。子女当着我们的面问老人‘是不是要把房子给我?’老人点头称‘是’。进了遗嘱录音录像室后,他们却沉默了,他们虽然腿脚动不了,但是心里跟明镜似的……也有些面对镜头仍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是过来干什么的。”李焕棠说,从事遗嘱公证业务,免不了面对因遗产而引起的大大小小的家庭纠纷,而他总是努力积极引导老人未雨绸缪、早立遗嘱,条件允许的话尽量独立前来,在遗嘱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意愿。
惠州公证处录音录像室。
有人“血浓于水”,有人“用钱量情”
自古中国人讲究“血浓于水”,认为血缘理所应当等同于亲情。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离异、再婚家庭几乎成为了立遗嘱的“刚需族”。
也有一些人更看重感情。50多岁的魏先生(化名)因患乳腺癌在广州住院,他离异,还有父母和5个兄弟姐妹。弥留之际,因房产在惠州,他特地联系惠州公证员要立遗嘱。“由于当事人病危,我们特地出了一趟差到广州,带上了电脑、打印机和摄影摄像设备,在病床前完成了他的临终心愿。”李焕棠说,魏先生将他所有的财产留给了他姐姐一人,因为他患病住院期间,都是姐姐日夜守护照顾着他,“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手足骨肉的亲情,姐姐的真心付出,也得到了弟弟的真情回报。”
多数遗嘱的核心内容都关乎财产分配,而人们普遍的遗嘱观念就是“用钱量情”:“谁对我好,我更喜欢谁,我就把财产留给谁。”相比之下,年轻人常常有不一样的遗嘱内容,在财产继承人的分配上也各不相同。不少80后、90后夫妻互相立遗嘱,将财产留给对方,表达对爱情的珍视。
“也有个别人将自己的财产分配给亲属之外的人,如朋友、同事等等,但这种情况在惠州还比较少见。”李焕棠说,但无论是将遗产分配给谁,立遗嘱的时候,人们都可以清晰地探知自己的内心,明确谁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也都表达了当下阶段对自己最重要的人的爱意。在预知死亡的余生中,这份确定能让人们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自己所爱之人身上。
惠州公证处公证员李焕棠在为群众办理业务。
“在离别前珍惜生命中每一个人、每一份爱”
公证处不仅办理遗产公证,也办理遗产继承业务。如果说,公证遗嘱见证的是人们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那么遗产继承则可以看到最真实的人间百态。
在办理遗产继承时,有人会质疑逝者“凭什么一分钱、一个平方的房子都不留给我”,而当公证人员按程序调出立遗嘱的录像时,他们对逝者的悔意总算被“激活”出来,当他们看到视频中逝者的讲述时,常常忍不住哭出来,甚至一家人抱头痛哭。
“最心酸的是办理因意外或突发疾病去世的人的遗产继承业务。”李焕棠说,好些个镜头,他都无法忘怀:一个女孩在上班时猝死,父母来办理遗产继承时忍不住嚎啕大哭;一名女子因难产离世,原本的喜事变丧事,丈夫悲痛难抑;一场交通事故,瞬间阴阳两隔,家人久久无法接受……作为公证人员,他们站在“生”与“死”之间,体会着常人感受不到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生命是渺小而脆弱的。而我们公证员能做的,就是让立遗嘱人依照自己的意愿分配遗产,降低被继承人去世后财产旁落的风险。”李焕棠说,立遗嘱是人们避免往生后因财产分配产生纠纷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刚入行时,他不觉得这份工作有多重要,但现在每办完一宗遗嘱公证,都觉得又化解了一场潜在的财产纠纷,心中颇有成就感。
“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李焕棠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立遗嘱,对个人财产保护意识更强,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立遗嘱不是迫近死亡的标志,更不代表着面向死亡而虚无度日,而是一种敬畏生命、“向死而生”的生命觉醒。在遗嘱公证过程中,他们也给自己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课,让自己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在离别前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