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相关部署,广东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积极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安心行动”,全力办好劳动者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为广大劳动者撑起坚实的权益保护伞,帮助劳动者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加强宣传,营造关爱农民工良好氛围
梅州市梅县区和蕉岭县分别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为主题的公益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宣传手册300多份,解答群众咨询100人次,还针对农民工关心的热点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揭阳市在揭阳(高新)万洋科技城举办“翰墨迎春送万福进万家”送春联进企业宣传活动,耐心解答农民工关于支付劳动报酬、工伤事故赔偿等法律问题,还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相关法规。榕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宣传活动,发放各类法律援助宣传册300多份,解答群众诉求50余人次。
珠海市在高新区唐家湾镇金鼎市场开展“法律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 宣传活动,300余名农民工参与其中,200余册宣传手册、100余份印有法律知识的宣传袋和礼品被一一发放到农民工手中,工作人员还现场解答了50余人次的法律咨询。一位参与活动的农民工说:“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签合同有多重要,以后找工作可得多留个心眼儿,不能再稀里糊涂的了。”
东莞市法律援助处、寮步司法分局、虎门司法分局等深入汽车客运站、高铁站等劳动者较多的地方,开展“法援惠民生 暖薪农民工”“法援相伴 情暖归途”等宣传活动,广泛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活动期间,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00人次。
精准普法,提升农民工维权意识
佛山市各区强化多元普法,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其中,南海区开展普法调研进社区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参观法治宣传栏、赠送法治书籍等方式,提升普法精准度。“给店主装修,包工头收钱后,没有发本人工资,现在如何拿回工资”,“我在工厂上班发生工伤了,已经认定了,但公司不愿意赔付我想要的金额,还不足额发放我的工资,我应该怎么做呢?”。高明区在法律咨询活动中,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劳动者如何维权。
清远市联合清城区法援处、龙塘司法所举办“法援护航新业态,暖‘新’服务零距离”为主题的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专门设置了“劳动合同找茬”和“劳动权益保卫战”等游戏互动环节,让参与者在游戏中深化对自身权益的认知,了解更多维权途径与法律知识。
便捷服务,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
茂名市茂南区和电白区分别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和“农民工讨薪维权 法援在你身边”宣传活动,重点讲解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伤保险、劳动争议解决等法律知识和维权途径,现场就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为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农民工张大姐说:“这次活动真的太有用了,我正愁不知道怎么要回被拖欠的工资,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心里有底了。”
阳江市法律援助处坚持应援快援、应援速援,开通“绿色通道”不断提升劳动者法律援助服务便捷程度。2025年1月24日,阳江市法律援助处适用法律援助“容缺办”便民服务措施受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通过和解、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快速、有效、就地化解涉劳资纠纷,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结清。
协同发力,提升维权服务水平
汕尾市积极拓宽服务渠道,依托县级综治中心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务工人员密集地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市司法局联合市律师协会组建律师团,协同人社、法院、工会等部门,采用“受理-援助-调解(和解)”的方式,有效调处劳动争议纠纷。
云浮罗定市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新兴县稔村镇司法所与邻界司法所建立“边界联调”工作机制,稔村法庭与多部门设立“庭所共建”工作机制,共同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定纷解忧,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惠州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人员深入企业、车站、社区等地,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和现场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2600多份,解答法律问题420余条,排查欠资欠薪矛盾纠纷350条,并及时化解。其中,在大亚湾开发区某企业涉339名农民工欠薪案件中,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了从劳动仲裁到二审的法律援助,成功追讨欠薪 2200多万元,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佛山市高明区组织办理的一起农民工工伤赔偿案件,经承办律师的不懈努力,最后双方调解达成一致,赔偿款已支付到位,该纠纷圆满结束。受援人送来“真情温暖感人心 依法为民解难事”的锦旗来到法律援助处,感谢法律援助处和承办律师的帮助。
广东各地开展的“安心行动”,从不同角度、以多样方式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接下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还将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位劳动者的前行之路。